今早有點喪,一定是因為昨晚看了一篇要多美多美才能有吸引優質異性的能力,然后才是愛自己才能愛別人所以婚姻幸福的帖子。
除了先天條件外,后天努力也并沒讓我變得美麗,于是從其他方向充實自己,心里知道那是因為外在是短板。但怪圈是,你內心再充實,吸引不到優質異性這個才是關鍵。
身邊人都和你說,婚姻就是那么回事,婆媳,孩子,經濟,信任危機。但這種說法其實更像是一種過來人的炫耀,你讓他脫離吧,他說好死不如賴活。
而我也以為人生之中沒有錯過這個說法。不管是機會還是對象,當時沒成就是時也運也,后來你要不還是遵循那個軌跡做選擇,性格決定命運,要不就剛好這個時間想做這件事情就是她了。但我的問題是,我一直想找另一半,而不是anyone。
所以我好像堅持了很多年,但其實是因為我并不能吸引到我想要的那個人,這么多年努力也好自暴自棄也罷,一點意義都沒有,怎能不喪?
一個人努力了二十幾年,然后陌生的pong友天真地說,你為什么不改變你自己呢?嗯,我改變過,但我更希望你能說,我就喜歡你現在的樣子,我也希望你變更好。就像那篇帖子里我贊同的,如果你有我想要的優點,我就照單全收你其他的缺點。每每聽到要我改變的話,我覺得自己馬上就變成了刺豚,氣鼓鼓的不知好歹。我知道外表在一段關系里占的成分很少,越久越不重要,但是確實是個門檻。如果對方看外包裝就拒絕看內容,或者只看到外包裝,自然也是不夠。其實我也有點幼稚,大多數人,都只是凡人,都并不完美,為何要把別人的標準放在自己身上?
或者,婚姻不要那么高大上,而只是與性格脾氣相投的人相處,合則來不合則散,如此簡單也就好了。
我是很討厭那首歌《終于等到你》的,因為我一直沒放棄但也沒等到。一直記得一句臺詞,“老天讓我孤獨這么久,原來是為了讓我現在這么幸福~”但同時在懷疑,這世上有很多人是孤獨終老的,終其一生,他們的幸福并不是在與伴侶的關系中找到的,是在與自己的相處中得到的吧。
所以,我的觀點是,我我我。我早知道全世界幾十億人都沒空理我,又何必在乎;我也知道我一人過得好好,多一人倒也無妨,但一定要funny and honest(作者其他的觀點我都贊同,尤其這句伴侶的要求)。
手打,很亂,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