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閑來無事,而天色已盡黑。
走在圖書館門前的綠蔭道上,慢慢的、慢慢的。
風不大,但很涼爽。吹著涼風,忍不住抬頭看了看夜晚的星辰,明亮而閃爍。
久違的好天氣。我這么想。
身在北回歸線以下的祖國南方難得感受到的秋意。
正是放風箏的好時節。
近來抽空讀了本書,也算是一本新晉的名著吧,至少也經過了在國內出版至今,十年以來的磨礪了。
THE KITE RUNNER——《追風箏的人》
故事的主角是兩個來自阿富汗的男孩子,從他們的童年,一直到青年,到中年,故事才算告一段落。盡管其中一名主角并沒等到故事完結的時候。
故事簡介是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在一場風箏比賽后,發生了不幸的事,讓阿米爾痛苦而又自責,讓兩人漸行漸遠,最終分道揚鑣。而在二十多年后,為了贖罪,阿米爾踏上了暌違多年的故鄉,找尋兒時好友的遺孤。與此同時,作者也一步步地為我們揭示著阿富汗這個戰爭過后滿目瘡痍的國家,為我們揭曉著一個個殘忍而又美麗的事實。
故事的高潮部分,就在主角阿米爾為了拔得風箏大賽的頭籌,讓仆人哈桑去追落下的風箏時,故事的節奏開始變得沉默而壓抑。
“哈桑!”我大喊,“把它帶回來!”
他的橡膠靴子踢起陣陣雪花,已經飛奔到街角的拐角處。他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后露出一臉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
而再一次看到他笑的如此燦爛,已是二十六年之后,在一張褪色的寶麗萊照片上。
這時的為你,充滿的是朋友間真正的愛情,是哈桑對他的主人阿米爾的耿耿忠心。
結尾時,已人到中年的阿米爾,詢問著哈桑的遺孤索拉博。
“你想要我追那只風箏給你嗎?”
他的喉結吞咽著上下蠕動。風掠起他的頭發。我想我看到他點頭。
“為你,千千萬萬遍。”我聽見自己說。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潘杰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
我追。
這時的為你,充滿的是領悟、解脫,贖罪與愛。
說實話,這本書的主要的價值還是在于它非常直白的向讀者披露了塔利班對阿富汗的所作所為,通過主角阿米爾也就是書中的“我”的成長軌跡,揭示著友誼與背叛,忠誠與救贖,還有最重要的,關于愛的故事。
也是我淺薄吧,只對書中阿米爾與哈桑兩人的羈絆更加印象深刻。一句為你,勝過世間所有的甜言蜜語。
有這樣一段話,訴說著兩人痛苦而糾纏的關系。
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還是再次救了我,也許是最后一次。
那一刻我愛上了他,愛他勝過愛任何人,我只想告訴他們,我就是那草叢里的毒蛇,湖底的鬼怪。
也是我的無知與詞窮吧,不知道還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言向讀者講述。所以對這本書的書評也就到寫這里,希望還沒看過這本書的人能去讀一下。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為你,千千萬萬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