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atable——“可充氣的”。相對于把隱喻和賣關子當家常便飯的整個系列來說,這個名字是算很淺顯易懂了:
1.彩色的充氣人;
2.1973年Jimmy老爹超市那一段
騙子身邊貨架上擺著的就是一種包裝“可充氣”的膨化食品——Conn薯片(Con恰好是騙子意思);
3.不斷充氣的Mike。從《Breaking Bad》到《Better Call Saul》,從Walter White到Mike,歸根到底都是欲望的故事。有求生的欲望,有掙錢的欲望,有振奮出人頭地的欲望,有High粉求多巴胺的欲望,還有給家人一個更好地生活環境等等,一大堆把人充成氣球模樣的欲望。有的人在被氣體撐爆炸之前逃走,比如Saul Goodman,所以他才能繼續講自己的故事。而有的人最終倒在河邊,這一切就從給媳婦換大房子開始,看上去很尋常——給自己的后代、親人一個舒適的生活條件,這是每一個正常男人都在想的事。
4.加速膨脹的WM。在前三集每集出一個“老相識”的情況看,節奏在加快,果然到這里就開始快刀斬亂麻了。五顏六色的Saul Goodman雛形顯現,稍微沒想到的是,此前在玻璃上貼了五顏六色便簽紙的Kim也迅速的膨脹起來。當自己的老板,創業!我的娘這句話對于今天的中國人來說,還能再熟悉不過嗎。五顏六色就是一種光明正大展示出自己欲望的態度。
貪婪有錯嗎?
婦科醫生馮唐說作家的世界存在一根“金線”的概念,可是在功利的世界里,“努力上進”和“貪婪”的金線又在哪里?誰也說不清楚,所以現實世界往往偷懶地用“成功與否”作為界限。成功人士說什么做什么都是對的,哪怕他們不擇手段的程度和在路上摔下深淵被人嘲笑的失敗者有過之而無不及。給這個世界最好的祝福就是愿貪者有其田,婪者有其屋。
那愛呢?
迄今為止,這個系列故事里幾乎沒有留給“愛情”的角落,偶爾閃光出來的感情不是猝死就是看得見的黑白未來。Kim對待Jimmy的態度總讓人感覺很難受,那是一種嘴里咬著鉤被漁人一扯一扯的疼痛與焦慮。
“一會見嗎?”
“那要看你表現好不好”
按照俗套的推進形式,似乎不是“Play Card"的Jimmy一方切割走人,就是”Want More“的Kim尋到意中人之后離去,再虐一點的還可以是兩人勉強結婚,多年之后整出一段經典的《廊橋遺夢》。
可是Vince Gilligan是俗套的人嗎!Heisenberg和Saul Goodman怎么會是俗套的人!
還記得這兩季第一集黑白片段的情節嗎?
毒師隕落之后,Saul Goodman隱居在Nebraska州的Omaha,戰戰兢兢又搓又衰的開了一家肉桂卷甜品店。對吧。
S207里,Kim在面試的時候說,
如果我沒有追求,也許今天還會在一個你們誰也沒聽過的小城里,在Hinky Dinky里當收銀員吧。
看看維基百科是怎么說的
好一個五顏六色又一片癡情的充氣人。
WM兩個字母正好是相反的,雖然努力了一番后可以設計成連在一起的樣子,還挺好看的。
W還是把它撕成了兩半,后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