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她,一個出生在楚國權縣的漁女,是一個奴隸階級女子,她一直將屈原視為自己的偶像,只因她心懷天下,她讀屈原之詩,頌屈原之志,故后來屈原說:“天下懂我者,唯有莫愁。”她與屈原相遇始于誤會,但她不知屈原早已對她情根深種,也許是一見鐘情,也許是從她說出了屈原詩中之“悲”開始吧!在兩人的誤會中,有人說莫愁過于高傲,也有人說莫愁有些不講理,但我想說其實是因為自尊心,莫愁其實是自卑的,她心中還是有仇視貴族的心理的,其實可以想的通,畢竟那是一個等級分明的時代,大多數的貴族視奴隸于草芥無差。
? ? ? 但她慢慢發現屈原其實就是詩中的靈均,心懷天下,同楚國其他權貴不一樣。兩人經歷了許多,終于在一次次的磨難中確定了彼此,但奈何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違,縱然他是屈原也無可奈何,屈原終娶了昭碧霞,此時的莫愁心如死灰,但當屈原再來找她時,她沒有像一般女子一般的去對他百般哭訴,百般依戀,反而連見他一面都不肯,這段有人說其實莫愁并沒有那么的愛屈原,甚至有人為屈原覺得不值,但我不這么認為,甚至我覺得莫愁其實早已將屈原融入她的骨血,是她此生都不可能真正放下的宿命,她為他冒死向大君請命,在戰場上為他排憂解難,出謀劃策,更多次深入敵營,在那個時代有幾個女子有如此膽識?而一切都始于愛。
? ? ?但當屈原和昭碧霞都求她回到屈原身邊時,她卻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因為她知道自己和屈原緣分只能至此,她明白屈原有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使命,而她自己也有自己的堅持,她終究放棄了。
? ? 她在大君的旨意下進了宮,在楚宮中她顯得格格不入,她生性自由的個性給她惹了不少麻煩,但正因此大君也越來越愛她,但她無心楚宮,她向往自由,更何況她的心再也容不下別人了。她為秦國公主在大殿上仗義執言,為了大君的安危可以絕食相逼,這樣的她,可謂楚國之奇女子呀!也難怪屈原和大君一生都對她念念不忘,但奈何紅顏命多坎坷,她最終還是做了大楚巫,注定孤獨終老。
? ?在《思美人》中,她就是屈原夢中的“山鬼”,就是屈原心中的“蘭慧園”,屈原出身貴族,他雖有憂國憂民之心,但畢竟有其階級局限性,可以說屈原的成長,莫愁女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他倆沒能在一起,多遺憾,但似乎如此才是完美,有些愛不一定要在一起,愛而不得才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