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 察若是成為害人的兇手,還談什么天職,談什么使命啊?
在百姓的心目當中,警 察有心懷仁德、服務百姓的天職所在,而懲兇除惡、申張正義是一生的使命。職責與使命,說起來不過四個字,做起來需要一輩子。
《論語·泰伯篇》中記載: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曾子說:“知識分子不能沒有寬闊的胸懷和剛強的毅力,因為他擔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而且道路遙遠。以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嗎?對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遙遠嗎?”
曾子的語言與孔子的不同在于,曾子的言論更加恢弘有力,而孔子強調的是日用常行,但彼此也并不矛盾,反而目的都是一樣的。
比如,曾子說的“弘毅”,與孔子所講的“誠”、“敬”,其實是同一個道理,也就是對待工作、事業要精誠所至,心存敬畏,才能夠做到精益求精,這就是“職責所在”。
再比如說,曾子說的“仁以為己任”,與孔子所講的“人而不仁,如禮何”意思也差不多,為人處事,如果不能懷仁德之心,就會為事不明,為人不清。
曾子說“死而后已”,就是使命感,是為了理想奮斗不止的意思??鬃诱f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也同樣在講為了理想,努力提升自己,以完成歷史使命。
所以,世上并沒有那么多道理可講,不過是同一個道理,使用了不同的表達語言而已。越是真理,越是簡單樸素,那些溢美之辭,不過是奪人耳目罷了。
每日抄書經典,分享讀書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