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在北方,夏天已過大半,每年這個時候,太陽沒有那么毒了,秋風似乎也多了起來。
相比較夏天,他更喜歡秋天,不僅僅是因為秋天收獲的季節,還因為這個時候是他最容易想她的時候。
但今年的這個時候,自己來到了陌生的城市,開始了自己曾經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
這個城市的夏季仿佛比家鄉要長一些,太陽很毒,他雖然不禿,可要是在操場上,頭頂著太陽站軍姿就沒有那么舒服了。
顯然太陽并沒有對他格外開恩,汗水順著頭發滑落到臉上,又沿著臉頰下滑,漸漸在下巴聚成一顆小水珠,搖曳著,此刻若一陣清風吹過,它必將隨著清風在空中畫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最終落在被太陽曬得熱騰騰的大地上。可是,盡管它在不停的搖曳著,卻苦無清風相助,始終無法隨風而去。反而在火熱的太陽面前漸漸屈服,慢慢的變成一道汗漬。
隨著一聲哨鳴,教官下達了原地休息的命令,結束了長達一個小時的軍姿訓練。大家都坐在原地和周圍的同學天南海北閑聊著。剛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學校,周圍的一切都顯得陌生,他沒有同其他同學閑聊,只是靜靜地坐在原地,他又想她了。
他和她是初中同學,起初,他并不喜歡她,甚至還有點討厭她。那時班里很多男孩子都喜歡她,而且有個陽光又帥氣的男孩子也喜歡她。而她仿佛也喜歡那個男孩子。在別人看來他們倆就像是金童玉女。但是那個男孩子是典型的“壞孩子”,大多數學生都比較怕他,他也是其中之一。當時的他并不清楚什么是喜歡,也不知道那個男孩子喜歡她,后來他與她發生了爭執,氣憤之下將她的桌子推倒。才發現他喜歡著她。
很快那個男孩子找到他,要他向她道歉。那男孩子叫楊旭。他還清楚的記得那一幕。
“楊旭找你。”
下課后,有人過來跟他說,他似乎也意識到了什么。
雖然有些怕楊旭,但還是來到了楊旭面前,只是那緊握著卻有些顫抖的雙拳和那繃緊的小臉,都顯示出了他的緊張。
“聽說你把她的桌子推倒了?”楊旭問他,他有些害怕,卻還是倔強的迎上了楊旭的雙眼說道:“是的”。
楊旭愣了,一般被他這樣問話,肯定是立刻向他道歉,并說下次不敢了之類的,那樣他就會狠狠的揍他一頓。讓他真的下次不敢了。
楊旭看著這個平時在班里很內向,又有些膽小的同學,要不是因為推倒了她的桌子,甚至都不會注意到的他,此刻卻顯示出了很多人都不曾有的勇氣和倔強。他突然覺得很有意思。覺得他與別的人不同。楊旭看著他有點倔強又很害怕的樣子笑了。突然間,他想交他這個朋友。
“別害怕,我又不打你。”楊旭微笑的跟他說。
不打我才怪,他心里這么想著。但看著楊旭微笑的眼睛,似乎不像在騙他。于是,他放松了下來,疑惑的看著楊旭。
楊旭見他不那么緊張了,跟他說。
“看我的面子,跟她道個歉吧” 雖然有點不情愿,但看著楊旭真誠的眼神,而她又是個女孩子,自己做為男人應該大度一點。
想通之后就跟楊旭點了點頭。此刻覺得楊旭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壞。
他來到她面前,她還在生他的氣。一副不想搭理他的樣子。他看到遠處看著自己的楊旭,還是跟她說了聲對不起。 她似乎沒有想到他來是為了道歉,看著她一副吃驚的表情,心里突然有點想幫幫楊旭,又有點惡作劇的心理。
于是,又笑著跟她說了句:“呵呵,是楊旭讓我給你道歉的”。
看著她有點害羞又有點生氣的表情。心里那最后一絲不愉快也煙消云散了。
后來他和她,還有楊旭漸漸成了好朋友。他也經常幫楊旭和她傳遞情書或者消息。 想著她,想著以前的事,他嘴角不自覺的上揚,臉上露出了微笑,那憂郁的眼神似乎在那一瞬間明亮了一些。
他沒有發現,在他旁邊有個女孩子也和他一樣靜靜的坐在那里。似乎也在想著某個人或事兒。只是那女孩子就沒有他這么好運了,被別的男孩子的搭訕給打斷了思緒。
可這也讓她注意到了這個和她一樣靜靜的男孩。出于好奇,亦或者怕被旁邊的男生纏著,借故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突如其來的問候打斷了他腦海中翻涌的思緒萬千。這時,他注意到這個問他名字的女孩兒,頭發很短,黑黑的,初看之下并不是那么好看。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孩兒。但從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傷心、失望和叛逆。
這是怎么樣的一個女孩子呢?她有著怎么樣的故事呢?
看著她,回想著剛才那個搭訕的同學和她的對話,隱約記得,他們好像是老鄉,她好像叫囡囡,他從小比較內向,從來沒有主動和陌生女孩子說過話,連和女孩子說話都會臉紅。這時他感覺臉上有點微微發燙,簡單的做了自我介紹。
大家相互介紹了各自的名字、家鄉,天南地北的談論了一些風土人情,也對軍訓的“不人道”大發牢騷。顯然教官沒有覺得這樣的軍訓是“不人道”的,并不想給大家太多的休息時間。隨著口哨的響起,又開始了痛苦的軍訓生活。這是她和他的第一次相識。軍訓期間,隊伍經常被調整,于是這就是一次短暫的相識、相知、相交,卻彼此相忘于江湖。那時的他又怎么能想到接下來的大學生活會充滿了她的影子。
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雨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出自出自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