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跟吉利的合作事宜,我從巴黎飛杭州8次,曹操出行的老大劉總從杭州飛巴黎4次。
來來回回一共12次。
這個項目終于落地,從公司的注冊,到資金的落實,再到APP的完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實。
我是個小人物,從巴黎飛杭州8次,無所謂。而劉總從杭州飛巴黎的意義就不同了,他是吉利的“四大金剛”之一,幾乎伴隨了李書福董事長的整個創業歷程。
他來巴黎的考察,關系到這個項目的生死。
在他考察的所有中,我成了至關重要的一環。
說白了,如果我行,這個項目就靠譜;如果我不行,這個項目就要暫緩一下。
我這樣說并不是吉利必須要跟我合作,沒有我就玩不轉,而是說明某一個人在項目運作中的重要性。
吉利不差我這么一個人。
但這個項目對我就意義重大了。如果合作成功,我就從一個小老板,一下子攀上了世界500強,這幾乎會改變我的命運。
俗話說的“抱大腿”。
對于我來講,有這么好的機會,如果不好好珍惜,那就真的叫不懂事了。
目前來看,這個項目已經穩穩落地,無論前途如何,都會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而且綜合起來看,對我的影響,不僅僅如此。
我這幾天在英國。
書福董事長也在英國考察。
聽得最多的就是大家對董事長的評價。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牛的創業者之一,他配得上周圍所有的贊譽。
在我接觸的吉利人中,無論是普通的員工,還是頂層的高管,都在言語和行動中表達了對“吉利精神”的認可,對吉利企業文化的擁護。從上到下的這種一致性,讓我對跟吉利的合作充滿了信心。
有人說,書福董事長對吉利的貢獻有80%。其實創始人作為一個企業的靈魂,他的影響力是100%的。吉利發展到今天,成為中國民族汽車制造業的標桿,無論是本土化還是國際化,走的都不是尋常路。
而在這里邊,企業領導人是最關鍵的一環。
在英國的高管飯局上,書福董事長發表了一個非常經典的論斷,說的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他的意思是帶兵打仗,將領的能力說明了一切。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也展示了董事長在用人方面的火眼金睛。
作為吉利長期戰略的保證,人才戰略是董事長管理企業的核心,他的周圍都是精兵強將。
有一點我感覺特別明顯,就是吉利的員工粘度非常大,續航能力很強,很多人一干就是幾十年。
作為吉利的王者,董事長的過人之處可以寫一本書了,而且應該是教科書。
在開疆擴土打江山的故事里,我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是劉邦。
劉邦為什么贏得了天下,建立了漢朝,而且一傳承就是400多年?從封建歷史到今天,沒有哪個朝代可以超越它的時長。劉邦這個人的調性,說明一切。
世人皆知,劉邦乃是大漢的開國皇帝,跟項羽的“楚漢之爭”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們冷靜地做一下分析就會發現,劉邦能勝利是有道理的。劉邦和項羽兩個人有著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性格的差別決定了他們的成敗和命運。
其中性格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特質,也是成就劉邦的根本原因,就是對人才的利用。
想起了那段文言文。
劉邦說的: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這就是劉邦取得天下最根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