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看了兩本關于PPT設計的書-《PPT,要你好看》和《PPT煉成記》,終于對制作PPT所涉及的各個知識點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
不過,書本雖是看完了,書中的理論和技巧卻并未完全掌握,還需要加以練習和應用。
為了加深自己的理解,我將分模塊分享書中的知識點-融合兩本書中的精華,以及自己過去整理的相關資料。
以下為分享的第一篇(算上之前分享的搜圖技巧,這篇應該算第二篇吧)-關于PPT配色。
1、如何定義顏色
一般使用兩種模式定義顏色:HSL模式和RGB模式
(1)HSL模式
通過色相(Hue)、飽和度(Saturation)和明度(Lightness)三個參數來定義顏色。水平方向調整色相,垂直方向調整飽和度,右側小箭頭上下移動調整明度。
(2)RGB模式
通過紅(Red)、綠(Green)和藍(Blue)三個參數來定義顏色,每一個參數的取值范圍是0-255。一般在交流配色方案時,都使用顏色的RGB值。
2、認識色彩的感覺與性格
(1)色彩的感受
學習色彩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去感受它,仔細描繪各種顏色在你心中的感覺:比如一種顏色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浮躁的還是穩重的、輕柔的還是堅實的、熱情的還是疏遠的、奔放的還是嚴謹的,等等,而不是籠統地說這種顏色“很有感覺”。
色彩給人的感受會隨著色相、明度和飽和度的變化發生微妙變化。常見的是顏色的冷暖。
藍色會使人聯想到海洋而給人以冷的感覺,紅色讓人聯想到火焰而給人以暖的感覺,色相越接近藍色就越冷、越穩重,越接近紅色就越暖、越活躍。一般認為,紅、橙、黃石暖色,藍、青是冷色,而綠、紫、黑、白、灰這幾種顏色為中性色。
(2)色彩的性格
3、認識色輪
(1)什么是色輪?
色輪是以紅、黃、藍三原色創建的:首先將紅、黃、藍三種顏色各自呈120°放到圓盤上,再等量混合相鄰的兩種顏色,即可得到三種間色,最后將相鄰兩種顏色再次等量混合得到六種復色,最終形成一個擁有12種顏色的色輪。
(2)色彩關系
同色系:在色輪上,由一種色相通過調整明度和飽和度構成的一組顏色;
鄰近色:色輪上相差60°以內的顏色;
同類色:相差90°以內的兩種顏色;
互補色:相互之間角度為180°的兩種顏色;
對比色:相互之間角度為120°的兩種顏色;
分裂互補色:某一顏色與其互補色兩側30°的兩種顏色組成;
四角色:各自相差90°的四種顏色。
a、同色系、鄰近色和同類色,在色相上相容性很好,搭配效果非常和諧,可以豐富主色調的細節層次,防止頁面兄啊過過于單調;
b、互補色、對比色和分裂互補色之間色相差異明顯,前后關系明確,可用于尋找主色調的強調色。
PS:通過色輪找到了相應的純色后,還需要調整其明度、飽和度,以及輕微調節色相以達到和諧的效果。
(3)色輪工具
4、配色方法
PPT的配色,就是選擇主色和輔助色兩項內容:選擇主色是根據PPT的精神內涵選擇性格上與之呼應的顏色,選擇輔色是根據主色選擇能夠豐富其細節及能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顏色。有四種常見的配色方法:
(1)純色
除了黑白灰外,純色類配色方案中只有一種顏色:單一色相、明度和純度。這種簡單的配色方案,畫面純凈簡約、效果震撼。但對素材的選擇要求較高,色彩活躍度很高的圖片、圖表等素材會使畫面的純粹感蕩然無存,因此其圖片素材以矢量圖和手繪圖為主,對制作者的繪圖水平有較高要求。
(2)同色系
由一個色相的同色系加上黑白灰構成。創建同色系的方法如下:
在“顏色”對話框“自定義”標簽頁中,選擇HSL模式,保持色相值不變,更改顏色的飽和度和亮度,即可得到一系列相同色相的顏色。
(3)雙色相
通常由一種暖色和一種冷色構成,冷色為主色、暖色為強調色,常見的方案有:紅-藍、藍-黃、黃-紅、綠-橙等。這種配色使得PPT氣質明確又重點突出,是最常用的配色方案。
(4)多色相
多色相的配色方案包含三個以上的色相,除非對色彩掌控能力特別強,否則不推薦使用。
5、配色的捷徑
(1)使用企業VI的配色,如LOGO、宣傳冊、網站等。
(2)使用“取色器”從優秀的PPT、網頁和圖片中取色。
6、配色工具推薦
(1)nipponcolors
特色:這個網站的配色文藝范十足,每一種顏色都有對應的名字,點擊該顏色后,頁面背景也會換成相應的顏色
(2)coleure
特色:可在線進行顏色編輯
(3)colorhunt
特色:有豐富的配色方案可供選擇
(4)colorhunter
特色:可以上傳圖片,識別配色
(5)配色寶
特色:可根據色彩感受選擇配色
(6)FlatUI
特色:扁平化風格配色
(7)colorblender
特色:輸入某個顏色的RGB值,就會反饋幾種色彩搭配建議
(本文完,敬請期待下一篇-關于PPT字體)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那就點個“喜歡”吧。如果想獲取更及時的好文分享,那就“關注”我吧,每周至少一篇誠意之作,不辜負您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