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世界上第一個CAR-T細胞療法Kymriah(tisagenlecleucel)獲批上市,用于治療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ˋLL)的患者。自此血液系統腫瘤患者進入新的醫療時代,而CAR-T細胞療法進入大眾視野。
CAR-T細胞療法是將病人自身免疫系統的T細胞提取出后,為其裝備上能識別攻擊癌細胞的武器設備,再將這些升級過的T細胞重新注回患者身體,由這些擁有武器的T細胞來與癌細胞戰爭,并將其消滅。
目前有許多企業正在進行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開發,并取得可觀的療效。
國內第六款CAR-T產品普基侖賽上市申請獲受理
7月20日,精準生物研發的pCAR-19B細胞自體回輸制劑(普基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受理,用于治療3-21歲患有CD19陽性復發/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患者。一旦普基侖賽成功獲批,將成為國內第六款獲批的CAR-T細胞療法,也是國內首款針對兒童白血病的CAR-T細胞產品。
2022年第64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公布了pCAR-19B治療成人復發/難治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R B-ALL)。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試驗入組了9例患者,這9例患者均在輸注后第一個月就實現完全緩解,完全緩解率(CR)實現100%!無復發生存期(RFS)如下圖所示:
截圖來源于參考資料1,侵權請聯系刪除
該數據表明,普基侖賽治療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療效可觀。
CAR-T產品PA3-17治療T淋巴細胞白血病
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年會)公布了CD7-CAR-T產品PA3-17治療復發/難治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r/r T-ALL/LBL)的Ⅰ期臨床研究數據。
截圖來源于參考資料2,侵權請聯系刪除
該試驗共納入12例患者,有10例患者實現緩解,其中9例(75%)患者實現完全緩解(CR)。在這9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完全緩解超半年!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例患者在CAR-T細胞PA3-17治療前腫瘤腫塊直徑大于7cm,CAR-T療法PA3-17注射液治療28天后實現完全緩解,這就說明腫瘤已經完全消失!
疾病控制率高達91.8%!CAR-T細胞候選產品CT041治療消化系統腫瘤患者
6月3日,《Nature Medicine》發表了自體CAR-T細胞候選產品CT041在Claudin18.2陽性的晚期消化系統腫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期臨床試驗(NCT03874897)數據結果。
截圖來源于參考資料2,侵權請聯系刪除
該試驗共98例患者接受了CT041輸注,結果顯示:疾病控制率高達91.8%,總緩解率為38.8%。
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中,1年總生存率為37.3%,中位總生存期(mOS)為9.0個月。Claudin18.2高表達且無肝轉移或骨轉移的胃癌/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患者中,中位總生存期(mOS)為13.1個月。
CAR-T細胞療法UB-VV111研究性新藥申請獲批
7月31日,Umoja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CAR-T細胞療法UB-VV111的研究性新藥(IND)申請,用于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該療法I期臨床研究預計在2024年底前啟動,旨在評估 UB-VV111 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臨床抗腫瘤活性。
截圖來源于Umoja官網,侵權請聯系刪除
結語
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CAR-T細胞療法在血液系統腫瘤中取得了眾多成就,截至目前,國內CAR-T細胞療法已經上市了五款CAR-T產品,主要用于治療大B細胞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統腫瘤。由此可見,CAR-T細胞療法在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治療領域獲得了突破性的成功。雖然CAR-T療法并未上市實體瘤產品,但是也有諸多如CT041的產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相信這些實體瘤領域的CAR-T產品也會很快上市與我們見面,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https://ashpublications.org/blood/article/140/Supplement%201/4625/491174/The-Safety-and-Efficacy-of-p-CAR-19B-a-Scfv
2.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24.42.16_suppl.6515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037-z
4.https://www.umoja-biopharma.com/news/umoja-biopharma-announces-fda-clearance-of-ind-application-for-ub-vv111-a-cd19-directed-in-situ-car-t-for-hematologic-malignancies/
免責聲明:文本參考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該文章僅供分享,如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