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分享:人生的功課 | 是什么讓我們覺得人生的喜樂與滿足,只能來自工作之外的地方?
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里。
不要被信條所迷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的思考結果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我們內在的心聲。
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這個獨一無二的特質就呈現在我們DNA的基因編碼里面。我們可以這么想象,我們所有的祖先包括我們的父母、祖父母,我們的外祖父母等等這樣子不斷地追朔上去,所有的祖先所經歷過的事情,所有的知識,所有他們的感受,所有他們歷經過的事情,都聚集保存在我們的DNA里面,我們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空前絕后的存在。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基因編碼,在以前不曾出現,在未來也不會再有。而這份獨一無二,會在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時期出現,是我們天生的特定的傾向。
我們就以達芬奇來說,他去探尋他的村莊,他所住的小鎮,四周的大自然,以自己的天分在紙張里面活靈活現地畫,任何他看到的一些自然景物。
至于其他人,也許是在幼年時期就偏愛尋找這樣子的模式,這往往遇到了未來對數學感興趣,那也有些人會特別迷戀出某種特別的動作,或者空間的排列。這種天生的現象,該如何解釋?
這就是內在的原動力,也就是一種生命的創造力,來自于我們想破頭,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出的一種內心的深處。而這種原動力、創造力牽引著我們去做這些事,而不去碰那些事。它帶著我們往這里走,或往那里走,是一種極為厲害的力量用手段,來發展我們的心智。
而這種獨一無二的天性,會有一種上場發揮的機會,只是有些人對這樣子的感受特別的敏銳。而對于一些大師來說的話,那份唯一的特質強烈,就好像是一種實體的存在,一種力量,一種聲音或一種天命。
當我們從事符合內心最深處的一種悸動,也就是我們的內心一種感受,會震動的時候,我們會體會到以下一些情況,自己在寫的一些文字或在做的一些動作,發生一些迅速地,閃電般的,好像毫不費力的時候,簡直有如神助一般,我們真正感受到的一種叫做啟發。這種也是屬于內心受到外界某一種事物的影響。
所以我們可以這么說,一顆種子,在我們呱呱落地的時候,在我們來到這個人世間的時候,它就在我們身體里面了。而這個種子就是我們生命中的獨特性。它想要成長,想要蛻變,它想要發揮它所有的能力,它本身就是一種天生的自主的能量,而我們的生命的任務,人生的功課,就是必須讓這顆種子不斷的成長,甚至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透過我們生活中的工作,包括我們碰到的任何人事物,展現我們獨特的生命。
當然目前這個社會不管是成長的過程,社會形態,或者工作的環境,都有非常多的干擾。就好像我們必須臣服社會的壓力,我們必須養家活口,我們必須為了尋求安穩,要做出或多或少的讓步。而這些都是在消弱我們的創造力、原動力,導致我們幾乎無法感覺到它的存在,甚至懷疑它的存在。
這種干擾力可能會很強大。我們會想要融入大眾群體里,甚至下意識,潛意識會認定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很丟臉的,甚至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樣的情況讓我們非常的痛苦。
我們身邊的任何的親人,包括父母夫妻小孩,常常就會變成這種干擾力。當然,他們也許是想要督促我們去追求更優越、更安穩、更輕松的生活。所以,如果這些干擾力非常強大,我們就會讓自己跟自己內在的真正的特長,真實的天賦說再見。我們會進入一種不斷地學習別人的興趣愛好,或者去遵循社會的需求,不斷去參考別人是怎么做的,我們也跟著怎么做。于是,我們會走上一條并不是自己那么想要,但又無可奈何,好像大家都應該這樣子的道路上。
慢慢的,我們會走錯了行業。我們內心的渴望還有興趣,會日漸枯萎,連帶地拖累了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
慢慢的,我們會開始認為人生就是這樣了。我們會認為人生的喜樂與滿足,只能來自于工作之外的地方。于是我們越來越無心工作,因為無心,我們會無法察覺自己的專業領域已經慢慢變化。因為我們的心態慢慢放慢了,所以我們也會慢慢落伍了,接著在后面,我們的生活就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所以為什么這個社會,許多人的物質生活或者成就到了一個階段,還是不開心不快樂,他們甚至不斷地利用外在的方法或策略,或是金錢,不斷地想改變,想要找到自己真正會快樂的原因。方法千百種,但是始終使不上力。
一旦我們掉入了這樣子的境界,怎么辦?
其實,不管我們是處于哪一個人生的階段,基本上都能夠重新來過。
如果我們能夠開始遵循我們生命中的某一種聲音,就可以往最佳的狀態開始邁進。
我們內在會有一種隱隱約約的原動力,永遠都在那邊準備,隨時都在準備讓我們大展拳腳。
當然在最后我們必須要有心理準備,知道我們的天命,知道我們的人生的功課,整個道路是一趟曲曲折折的旅程,而不是一條很直很直很容易很容易很輕松很輕松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