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選擇生活在白天,也有人選擇生活在夜里,但是不管白天還是夜里,人都有自己一套生活的方式。
對于我這種白天動物來說,晚上10點前就會匆匆趕著回家。每次聽說夜里有人還在外面浪蕩時,有時會生出羨慕之情。那天夜里回來,我提議說要去看午夜電影,路上人還是很多,我們一起走了很長的路,卻發(fā)現(xiàn)最近的電影院老早就關門了,頓覺無趣。我們又走了很長一段路說要去喝酒,走到半路的時候,想著跟別人坐在一起,嘈雜無序,大汗淋漓,也覺得無趣,就沿著安靜的路回去。
深夜的世界是怎么樣的,我總是充滿了好奇。曾經(jīng)自己坐地鐵錯過末班車,從上一個地鐵站走回來,一路都是在喝酒的人,有點像廢墟,也有點不真實,我一路小跑回來,但一回到住的地方,卻又覺得那才是盛世。
日劇《深夜食堂》里面,也總有一些人在夜里流動。他們或才開始一天,抑或在凌晨才結束一天的生活,他們生活在城市的臨界點,跟別人生活在不同的頻道上。
現(xiàn)實中,也有一大群人,他們生活在夜里。在夜里,他們有一種莫名的朝氣。每天晚上我們開始往家的方向走時,他們卻往著反方向走,他們的一天剛剛開始。
他們要到燈亮著的地方,那里有人唱著歌,有人徹夜未眠。對于他們來說,夜是黑的,酒是白的,燈是黃的,而心是暖的,是烈的。
最近認識一個女孩子,有些酷,每次聽她的歌,聽她的事,總覺得像小說一樣,因而寫了一點故事,如有相似,則屬雷同。
白天,她是小公司里面的小職員,跟任何一個坐在辦公室里面的女孩子一樣,上班下班,如此重復。打字做文檔,用溫和的聲音聯(lián)系客戶,掛上電話的時候輕輕合上。
早餐是豆?jié){,午餐是白米飯,偶爾是面包,下午茶是一杯用咖啡粉沖泡的咖啡。咖啡粉在家研磨好,在茶水間燒100度的水,灌入咖啡壺,辦公室太大,咖啡太少,味道一直揮發(fā)不出。
在宜家買的起泡器,搗騰著牛奶,打出像咖啡店一樣的奶泡,大家一人一杯,一飲而盡。在她手上很愜意的事情,在我們身上卻變成了午后解困的方式。熬啊熬,到傍晚的時候,天色已暗,人員漸少,她也踩著別人的腳步離開。
但是,偶爾夜里,她在吧里唱歌。凌晨的夜,臺下坐著零散的人,有一兩對情侶,三三兩兩男女坐在角落,帶著孩子的也早已回去了。她披散著長頭發(fā),卷卷的發(fā)披在肩上,帥得一塌糊涂。她唱歌,風格有些像陳綺貞,有點像張懸,唯獨不像白天的那個她。
每個人都說要去聽她唱歌,坐在臺下不說話就靜靜聽著。說的人多,去的人少,畢竟上了一天的班,每個人都想早早回去睡覺,誰也沒有抽出時間去聽她唱歌。
有天夜里,他跑去看她,她說那就為你唱一首歌。一首唱完了,她繼續(xù)唱著。從十一點,到十二點,再到一點。她興致頗高,唱完一首又一首,也不知道是為誰而唱。他坐在臺下,喝了一杯接一杯的酒。打了一天的代碼,原已累到極點,暈沉的腦袋有說不出的情緒,帶著些小激動。
夜里三點,室友來了電話讓他早些回家。他抬頭望望臺上,唱歌的人已經(jīng)換了,一個年輕的男生忘我的彈著吉他。他也聽得入迷。
她從后臺走出來,手中拿著兩杯酒,遞給他一杯,而后又一飲而盡,早點回吧,明天還要上班呀。
你呢?他本來想這么晚了,想送她一程。
等所有人走了,還要關門呢。她說。
他笑著喝下那杯酒,兩個人說著不冷不熱的話,結束了他這一天的生活。
誰都知道,說太多感慨是矯情,說誰不容易,又好似對彼此的不尊重,就像《家族的形式》說的擅自評判別人的人生是否幸福,這本身就是一種傲慢自大的行為吧。所以,彼此沉默,對視而笑,也是一種最好的方式。
他走出酒吧時,她出來送,深秋的夜,有點冷,跟他來時的悶熱不同,空氣中是稀薄了的冷,酒在胃里搗騰著,月亮掩在云后面,還有三個多小時太陽就要出來了,他又要回到自己的崗位上,敲著人類的文明,將一行行代碼植入電腦。他知道,生活不會因為這一晚而改變什么,但在無盡之的加班生活中,逃離,在不屬于自己的位置,不屬于自己的夜晚中,聽別人唱歌,看別人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而她,會在天亮前回到家,也許,還能吃個早餐然后去上班。也許,還能比絕大多數(shù)的城市人幸運,看到太陽出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