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美食
我們都愛吃美食,美味的背后是享受,細嚼慢咽的感受食物在舌尖上跳舞,感受美味的綻放,唇齒留香的時刻,是身心愉悅的時刻,好好吃飯是一種幸福。
但是吃的過程是短暫的,有沒有一個方法,讓我們能把這份美味和快樂留存下來,甚至分享傳遞出去,讓更多人也體會到美味帶來的美好感受呢?
生答:寫下來,拍照,錄小視頻
是的,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拍照,錄小視頻,還有人直播美食,這節課,咱們一起走近兩位作家的美食片段,去看看他們是怎么記錄美食,在文字中感受食物的美滋美味吧!
品嘗美食(找記錄美食的方法)
跟著沈老先生,先來一碗臘八粥吧,誰來讀一讀?
你有什么感受?想吃,饞了
哪些話讓你有想吃的欲望,讓我們饞涎欲滴呢?
文字的背后藏著我們的哪個感官呀?
學生分別找感官,老師相機粘貼五感,這些都是我們的感官,原來沈老先生把我們的五感打開了,讓我們從不同感官,全面感受到臘八粥的美味。
一起跟著他們打開五感,學寫美食(片段仿寫)一起學習記錄美食的方法。
再來嘗一嘗汪曾祺老先生筆下的咸鴨蛋吧!
文字PPT:高郵的咸鴨蛋
讀一讀,有什么感受,文字背后藏了哪些感官?找一找,說一說。
聽覺,視覺,讓人口水直流,原來聽覺也可以傳遞美味。
再來嘗嘗糖炒栗子
出示PPT:糖炒栗子
讀一讀,做動作,感受觸覺。聽覺,視覺。(糖炒栗子甜甜的膩膩的,跟臘八粥很像,你能試著說一說嗎?)
學說美食
沈老先生的臘八粥,是我們共同的傳統節日享用的美食,而高郵的咸鴨蛋和糖炒栗子,是汪老先生家鄉的特色,咱們中國地大物博,擁有最多食物的原材料,各地都有特色美食,提到重慶,想到什么?老火鍋,四川,麻辣燙……(長沙臭豆腐,云南大理米線,武漢熱干面,蘭州拉面)咱們東北有啥招牌菜?鐵鍋燉,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酸菜五花肉,排骨燉豆角……
愛吃麻辣燙的舉手
誰能模仿沈老先生的臘八粥,說一說麻辣燙?
說完麻辣燙,提到咱們家鄉或者提到家,你舌尖最先涌上的味道是什么?
(鐵鍋燉,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酸菜五花肉,排骨燉豆角……)
先跟同桌說一說,一會我們交流一下。
我記憶中的味道:土豆片,酸菜肉水餃、土豆泥拌飯,咖喱土豆,飯包……
游子出門在外,吃過很多美味,但最想念的可能是媽媽做的手搟面,爸爸做的水餃……我們遇到困難失去能量時,奶奶做的排骨燉豆角,可能就撫慰了我們的心,每一個細胞都被美味治愈了,食物也是情感的連接,我們喜歡一個人,會給她買好吃的,帶她去吃好吃的,甚至為他做一頓豐富的飯菜,平時交往,我們喜歡用請你吃美食來表達感謝。
我們想家,想念某個人,會想念她做的美食,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可能只是生病時的一碗熱湯面,疲憊時的一頓酸菜肉的大餡餃子,口腔是有記憶的。
孩子們,全身心的記錄美味的你們,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孩子們,美味的背后,不止是享受,更是制作者的用心啊,一年365天,一日三餐,藏在成百上千個小時忙碌里的,不正是她們食物向我們傳遞溫暖表達愛嗎?打開五感,仿寫美食,也是記錄愛的過程,愿孩子們享受更多美食,記錄更多愛,也愿孩子們,爭取成為美食的制造者,為家人去創造一點美味!
食物美味可口,讓人幸福,誰愿意分享一下,怎么向別人介紹一種美味的食物呢?從哪些方面入手呢?請學生回答。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打開五感,進行片段仿寫,學寫一種美食。板書:打開五感,學寫美食。
我們本學期的重點是跟名家名作學方法,把美食用文字寫出美妙滋味的作家數不勝數,我們先走近沈老先生的《臘八粥》,一起感受下文字的奇妙滋味。
讀片段,找人說整體感受
看了沈老先生的描述,你有什么感受?(想吃)五感調動了我們的五官,讓他們充分發揮作用,不同部位一起去感受美味。
再找找看,哪里讓你有食欲,想吃呢?學生找五感視聽嗅味觸。
師粘貼五感小人,并相機板書。
來看看汪曾祺關于咸鴨蛋的這種不起眼的美味的描述:PPT
孩子們,讀了這段文字,你覺得自己哪些感官被打開了?生答
再來一個小零食,老師讀,你們來做動作,讓我們的五感跟著動一動,好嗎?
火燒栗子的過程,通過一系列動作,孩子們,你們的哪些感官被喚醒了?(1--2人)
找一找,作家在描述美味方面,有什么共同點?
是呀,作家筆下美食的美妙滋味離不開五感(視聽嗅味觸),他們打開五感,讓我們的眼耳口鼻手甚至全身,更好的感受和體驗食物,從而感受到食物的鮮美。
孩子們,我們差不多十三四歲的年紀,一日三餐,假設我們吃了10年的飯,大家可以估算一下,我們吃了上萬頓飯,說說是誰在我們煮飯呢?我們為家人做過一日三餐的請舉手?大家前后左右看一看,你有什么感受?
(愿意吃的比愿意做的多很多,相比較家中那個為我們十幾年如一日,每日三餐為我們制作美味的人,我們更習慣于享受美味,而我們為家人做飯的次數就少得多了,甚至屈指可數,寥寥無幾。)相比較我們偶爾做的幾頓飯,上萬頓飯,假設每頓飯用時1小時,那也就是成千上萬個小時的投入,是媽媽爸爸或者爺爺奶奶,亦或是姥姥姥爺每天在廚房的忙碌,但是他們樂此不疲,看到我們吃得香,他們即便辛苦,哪怕勞累,心里確是開心和滿足的!這是我們的第六感——心才能感受到的,來自家人的愛。
成千上萬頓飯里,一定有你偏愛的食物,它可能很平凡,只是爸爸做的一碗手搟面,也可能是媽媽最常做的豆角飯,酸菜水餃……
孩子們,能跟我們分享下你們最愛吃誰做的哪道菜嗎?說的時候,試著打開五感,這樣我們更有畫面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寫一寫(雨的印記輕音樂)
孩子們,愿意分享下來自你們最愛的美味嗎?從食物的來源和制作方法,以及美味的呈現,打開五感,再加上我們的心的感受,去寫一寫。
學生分享(前后對比。)大屏幕出示。學生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