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離世
?
? ? ?
父親去世的時候,我還未嫁人,所以父親死不瞑目,可見,他雖然脾氣暴躁,粗線條,可心里仍然牽掛著我,放不下我。
? ? ? ? ? ?
那天,二哥來店里找我: 父親病了,趕緊回家。
? ? ? ? ? ?
父親病得很嚴重: 癌癥,急需手術,看看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這樣的消息對于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來說,不異于晴天一聲霹靂: 父親,可是我們家的頂梁柱啊。如今,這頂梁柱眼看就靠不住了,要塌了……
? ? ? ? ? ?
其實,父親早有覺察,只是因為家庭貧困,才會一拖再拖,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這是大多數農村家庭的通病: 要么不看醫生,要么一得就是大病,正應了一句話: 前半輩子拿命換錢,后半輩子拿錢換命。只是我的父親辛辛苦苦一輩子,也沒攢下一分錢。
? ? ?
? ? ?
頭年,本家哥哥拆舊房蓋新房,父親也去了。五十多歲的他不聽大家的勸阻,不服老,執意爬上了房頂,結果一不留神,從房頂跌落下來,整整一個秋季,父親躺在炕上養傷,所有的玉米都是母親一個人一個一個自己掰的,那時候我們家15畝地。母親就這樣堅強能干,從來都沒讓我回家幫忙。
? ? ? ? ? ?
往往在年輕時,不經意間,我們會忽略掉太多不該忽略的問題。
應當是父親的那次事故,誘發了癌癥。 父親突然得病,讓本來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第一次手術是在鎮上的醫院做的,花掉了我帶回家的400元,那是我進入社會后父親花我的第一筆錢。
? ? ? ? ? ?
手術后,我就回青島了,我完全忽略了母親的感受。只記得當時她抽煙抽得蠻兇,于是,我特意到鎮上去買了一些水果和點心,叮囑她少抽煙。
? ? ? ? ?
我哪里知道,當時恰好二嫂子坐月子。母親兩頭忙: 東屋伺候父親,西屋伺候嫂子。最可恨的是,本來脾氣就差的父親因為疼痛常常故意刁難母親。不管地里多忙,他想吃什么,你必須給他做,否則就會破口大罵。水餃,小豆腐……變著花樣地要求母親。
? ? ? ? ? ?
母親的堅強,不是我能夠想象的。之后,又做了一次手術,我再次郵回家400元,其中,200元是我提前預支了下個月的工資。兩次手術,花了我800元,這就是我能為父親做過的唯一的一件事情了。
? ? ? ? ? ?
救命錢,雖然最終沒能留住他的命,老天,并不因為我們貧困或者善良格外眷顧我們,任誰也逃不掉宿命的前緣。
? ? ? ? ? ?
終于有一天,二哥再次來找我一起回家: 娘來電話,父親不行了。聽到噩耗,我沒有多大的悲傷。我想,這是父親的失敗,他投注在我們身上的感情太吝嗇。
? ? ? ? ?
對于父親,我除了怕,就是恨。怕他的家長作風,動不動對我們大呼小叫,拍桌子瞪眼“反了!反了!是我養得你們?還是你們養得我?”恨他的大男子主義,從來都不心疼母親,想罵就罵,常常恨得我們牙根癢癢。
? ? ? ? ? ?
回家的第二個晚上,父親,可憐的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我們。
? ?
? ? ?
癌癥到了最后,疼痛難忍。母親想方設法為他高價籌來止疼藥杜冷丁打上,勉強持續一陣子,但是,隨著持續的時間越來越短,最后,只有眼巴巴等死。
? ? ? ? ? ?
父親怕死。三姑當他面哭泣,他火了:“哭!哭什么哭?我還沒死呢!”嚇得三姑跑到院子里接著哭。父親迷信思想很嚴重,好好的時候,家里的電視節目里若有女人哭泣的場景,他立馬發火:“換臺!換臺!”
? ? ? ? ? ?
他疼得受不了了,本來,為了防止他長褥瘡,身底都鋪著厚厚的幾床被子,那天晚上,他怒氣沖天,怨母親不給他打針,不給他治病,把身底的被子惡狠狠地抽出來,扔得滿炕都是。母親心軟了,讓大哥去喊醫生過來??墒?,大哥剛剛走出大門,只看見,父親的眼睛翻上去了……我們急呼大哥回來,一家人,看父親咽下最后一口氣。
? ? ? ? ? ?
父親走了,真的走了。坐在那里,靜靜地守著父親,看著他僵硬的身體,看著他已經被蒙上一張白紙的臉,竟然恍惚起來:似乎,那紙在動!父親在呼吸!
? ? ? ? ? ? ?
生與死,就是這樣近,一眨眼的功夫;生與死,就是這樣遠,一瞬間便咫尺天涯,陰陽兩隔。父親,一天福也沒有享到,苦了一輩子。
? ? ? ? ? ?
出殯那日,天,下起了雨,不大不小,淅淅瀝瀝,像是我們的心情。不知它是不是在可憐我們?既然可憐我們,卻為什么要奪走父親?不過,雨淋新墳,據說是個好兆頭。
? ? ? ? ? ?
我們一個殷姓的人家很多,出殯的隊伍長長的,浩浩蕩蕩,一字排開,向著墓地進發。墓地,是信風水的父親生前自己早就選好了的。近處,是一棵高高大大的楊樹,一條小路連接到馬路上;不遠處,是一條小河,河里有水有魚有風景……
? ? ? ? ? ?
哭到了最后,我竟然沒有眼淚了,不是哭沒了,而是實在不夠悲傷。看看姐姐們,一個個痛哭流涕的樣子,我暗暗地恨自己:怎么可以不悲傷?不哭泣?
?
? ? ?
父親這一輩子最大的優點就是像一頭老黃牛:工作上競競業業,地里活任勞任怨。
如今兒孫滿堂,父親卻看不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我們的孝敬,只有一并給了母親。而我,在事隔多年以后,結婚生子之后,深諳油鹽醬醋茶的人間煙火之后,才慢慢讀懂了父親。他雖脾氣暴躁,但是,在家庭極度貧困的情況下,也堅持著讓我和大哥高中畢業,要知道,那個年代,我們家是村里唯一一家出過兩個高中生的人。
? ? ? ? ? ?
我常常會想,幸虧我沒有考上大學,即使我當時考上了,像父親這種情況下,我還能順利地上完大學嗎?誰還會供應我?
一直堅信:每一個人,都有其注定的生命軌跡,該是這樣,就不會是那樣,這就是公平。處理 完父親的喪事,我匆匆忙忙,繼續返回青島打工。就在我一門心思想著掙錢的時候,我生命中的另一半,決定我命運的男人出現了。
? ? ? ? ? ?
似乎,來得并不是時候……
? ? ? ? ? ? ? ? ? ? ? ? ? ? ? ?
? ? (未完待續)? ? ? ?
----------------------------------
作者簡介:殷炳蓮。
70后,筆名涵香,山東省諸城市作協會員,21世紀新銳作家網新銳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