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外出散步時,時不時的就能看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型標語,《學習強國》時也能時不時就看見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章,可見國家就是要讓人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發展丶綠色轉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的發展”。
人勤春來早,植綠正當時。每年清明節時正是植樹造林的好時節。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是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
以前清明節上墳時途經的是莊稼地,自從2000年以來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后,清明節上墳時穿越的就成了林區,可見國家對綠水青山早就付之行動了。
就是號召大家都行動起來,既在廣袤祖國大地上種下片片綠色,也在廣大人民心中播撒綠色種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設美麗中國。
我曾是涉農部門的一名職員,對退耕還林并不陌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
國家為什么一再要求綠化,樹木對我們有多重要呢,追根思源綠化有很多好處,既可以美化環境丶還可以點綴我們的生活,樹木也是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樹木既可以固定沙土,防止水土流失,也有助于防止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樹木還可遮風擋沙,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提供氧氣,擋噪音抗污染,還可以調節氣候,使空氣變得更加清新。
綠化帶給城市居民的是一種生態感,并且通過觸摸、聽聲、視覺等多種方式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
領導們在生態文明建設的講話中曾說過:“植樹造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森林既是水庫、錢庫、糧庫,也是碳庫。要一以貫之、持續做下去”。
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那么就讓我們爭當一名綠色使者吧,在綠化環境的同時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