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端午節是父親的三周年忌日,原打算寫一篇紀念父親的文章,可是不知為什么卻又遲遲不能下筆。對父親的感情很深也很復雜,總覺得三言兩語說不清楚,于是就這樣擱下了。
明天就是父親節了,還是想寫寫記憶里那些和父親有關的畫面,父親留給我的記憶太多太深,不寫出來總有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覺。
七歲以前,我和家人生活在西藏。從幼時起,父親就是我最依戀的人。那時候母親工作忙,常常值夜班,帶孩子的任務更多交給了父親。父親是醫院里開救護車的,也不空閑,經常帶著我出車。時間長了,我能從醫院的好幾臺車里僅憑聲音就分辨出哪一輛是父親駕駛的。只要他一發動車子,我就會立馬從屋里跑出去,跟在車后追。為了能讓父親走哪兒都帶上我,小小的我還想出了一個餿主意,在他發車之前就悄悄藏到他的車底下,害得父親每次發車前都得一遍又一遍地檢查車下面。我也因此被駕駛隊的叔叔們戲稱為“甩不掉的小尾巴”。
七歲以后,父親帶著全家從西藏回到了內地,在一家小型國營企業任中層干部。那時還是八十年代,單位的各種會議特別多,上級部門也三天兩頭下基層檢查工作。工作檢查完畢照例要請領導們吃飯,單位上的大小負責人都要作陪,于是,我也經常跟著父親去蹭吃蹭喝。對我來說,那是一段特別珍貴的人生經歷。我其實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正是有了童年時經常跟在父親身邊和各種人打交道的經驗,才鍛煉出現在的我雖然不喜歡社交,也還能比較自如地應付各種人際關系。
我們家是典型的嚴母慈父,記憶里父親幾乎沒怎么體罰過我們姐妹倆。倒是母親很嚴厲。每當我和姐姐犯了錯被母親重罰時,父親總會想辦法出手相救。記得有一年春節前夕,我和姐姐帶著一幫小朋友,把母親做好的一大碗湯圓心子吃了個精光。母親回家發現后十分生氣,狠狠地責罵了我們一番,然后拿出雞毛撣子,準備再給我們一頓深刻的教訓。就在我和姐姐已經做好挨打的準備時,父親突然走進來說:“我都把面下好了,先吃了面再教訓她們吧。”結果面一吃完,母親的氣也消了。我們姐妹倆在父親的暗中相助下成功地逃脫了“一劫”。
童年時代的記憶里,父親性格溫和,幽默風趣,對小孩子特別有耐心,也很愛陪我們玩。我們一家人經常在一起下跳棋,打乒乓,聊天,散步,只要我們一家四口在一起,總能聽到幸福的歡聲笑語。
父親留給我的美好回憶實在太多:七歲時,帶我第一次去省城參觀了武侯祠,膽小的我被瞪著眼的張飛嚇得大哭一場;八歲時,給我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雙肩皮書包,花掉了他月工資的六分之一;九歲時,帶我去縣城吃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冰淇淋,也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美味的冰淇淋;十歲時,給我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生日蛋糕,還讓我邀請了好多同學來家做客;十一歲時,第一次跟著父親去釣魚,結果我的運氣超好,比自詡為釣魚高手的父親更先釣到魚……
父親就是這樣地寵愛著我,以至于我都十歲了還經常爬坐到父親腿上,任性地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不答應就拿走他兜里的香煙作為要挾。每每這時,母親和姐姐總愛笑著羞我,說我這么大了還膩著父親。而父親總是會慈愛寵溺地答應我的各種要求。
轉變是從母親去世開始。父親還是一樣地愛我們,關心我們,可是不再幽默,也不再風趣。他的笑容越來越少,身體也越來越差,偏偏這時候,單位開始改制,父親所在部門撤銷了,工作也屢遭不順。接二連三的打擊讓父親的性情開始發生改變,最開始還不是很明顯,隨著他病退后,身體狀況越來越差,脾氣也變得越來越大。
長期求醫未果的經歷,讓他不再相信醫生,開始自學中醫,自己給自己配藥。我和姐姐特別擔心,苦苦相勸,可是這個時候的父親已經變得很固執,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親戚們來看他,他也只跟別人談論中醫,弄得親戚們也開始不愛上門。父親一頭鉆進中醫里,身體沒有變好,性格卻越來越孤僻古怪,疑心病也越來越重,總覺得自己沒有了以前的風光,身體又差,親戚朋友們都看不起他。看著父親變成這個樣子,我和姐姐又是著急,又是無可奈何。
父親雖然身體很差,但一直很要強。我和姐姐多次勸他到省城和我們住在一起,也方便我們照顧他。可父親總是拒絕,說他自己能夠照顧自己,他就是不想給我們姐妹倆添麻煩,寧愿自己受苦也不愿跟我們住。
后來,父親的身體實在不好了,才終于同意把他接來和我一起生活。在多年的不如意和病痛的折磨下,他的脾氣變得益發的壞。稍微不如意就會生很大的氣,甚至誤會我,曲解我。每每受到委屈時,我就特別懷念以前那個溫和幽默的父親,然后告訴自己父親是因為生病了才變成這樣,應該體諒他,順著他。可是我的脾氣也不是很好,有時實在忍不住了就會忘記他是個病人,非要去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樣一來,父親就會更加生氣,甚至不理我,而我這時候,又會非常后悔,后悔自己為什么不能控制住脾氣,為什么非要跟一個病人較真。在和父親一起生活的最后一年半里,很多時候,我們都這樣彼此傷害著,彼此痛苦著。
我想不通,是什么把我那個世上最好的父親變得如此陌生,是什么讓曾經的相親相愛變成今天的彼此傷害?為什么我做不到心平氣和地面對一個生病的親人?難道是我不夠孝順?那段時間的我,心情特別的痛苦,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懷疑人生。
直到那一天的到來,看著靜靜躺在那里的父親,我在心里說:從今天起,您就可以和媽媽,和哥哥相聚了。你們將生活在天堂里,以后的日子只有幸福和快樂,再也沒有煩惱和痛苦!
回顧父親的一生,出生和成長在最為艱苦的年代,二十歲就失去了父親,一個人挑起照顧全家的重擔。中年時連續遭遇喪子、喪母、喪妻的失親之痛,隨之而來的還有事業的不順,健康的下降,老年后更是天天遭受病痛的折磨。父親的一生過得太不容易。
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父親。父親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可我一直把他當成心目中的英雄,也用英雄的標準去要求他。普通人在生活的重壓下,意志力會下降,性情也會轉變,這些都很正常,我為什么非要要求我的父親去做個超人?于是我終于釋然了。那些曾經的痛苦和傷害也不再折磨我,而是變成了提醒:在這個世上,每個人都生活得不容易,多多體諒別人,也多多反省自己。幸福和快樂是一種能力,我們要怎樣做才能讓自己和家人獲得這種重要的能力?
現在已經是6月20日凌晨2點了,對天堂里的父親,我只想用高曉松老師的那首詩來表達我的心情:
你是那顆星星
我是你旁邊的這顆星
我的整個軌跡都被你影響
即使有一天這顆星星熄滅了
它變成了暗物質
它變成了看不見的東西
它依然在影響著我的軌跡
你的出現永遠改變著我的星軌
無論
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