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自降生以來,一飲一啄,莫不受恩于日月川澤,莫不受恩于父母宗親,莫不受恩于師友良朋。
? ? ? ? 天地無私,乃生萬物,萬物自備于人,人方可生生不息。億億年來,日月交替,陰陽輪回,始有晝夜,人皆依此作息,歷經千世。川生五谷,澤養鱉魚,口腹之欲足矣;麻葛生成,桑木扶疏,衣可蔽體矣。
? ? ? 父精母血,血肉之軀成矣。懷胎十月,母勞形也;及至墜地,六親歡矣。日夜啼哭,母心憂也。三歲之時,憂子教也,夙興夜寐,恐行不正矣。長成之后,明教化也。良師指引,同窗勉勵,期同行也。
? ? ? ? 凡此種種,皆需念恩。然人心有別,性各迥異,既有孝順之子,上感天地覆載,下感父母養育,敬天畏人;亦有愚頑之徒,不知四恩三有,恃寵而驕,憂苦家人。有孝順之子者,闔家歡樂,瑞氣盈門,父母康泰,子女賢明;有愚頑之子者,父母哀怨,兄弟生隙,家門凋零,不勝唏噓。
? ? ? 吾等眾生,皆受天地日月、父母宗親、師友良朋之恩,方得人身,可歷世間種種光明。倘或心不存仁慈,行不念恩義,必釀種種苦果,悔恨無門。心存感恩,吉神當隨護左右,一生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