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近來向我約稿想讓我寫些東西,在國外的見聞隨筆感想爾爾,但是其實封筆好多年了,再次解封未免有些不太習慣。
試著寫一下近來的感悟,談談自己一直以來思考并實踐的兩件事情:歸零和夢想。
一. 自我審視
在開始正題之前,也許應該思考一個前提條件,即在我們心中自己究竟是誰。過往的經歷,生活在的當下,未知的將來,共同組成了一個生命體的全部。
那么對過去自己的審視,對未來自己的希冀,這兩個相結合理性思考才會構成現在自己的狀態。在我看來,現在是過去的果,過去是現在的因,未來是現在的果,現在是未來的因。
按照吸引力法則,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向宇宙釋放能量的話宇宙便會有所回應,即“你的愿望就是我的命令”。但首先成立的條件不是沒有行動做白日夢,而是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并向宇宙傳達積極的暗示——即所謂的盡人事聽天命,這才是吸引力法則想要告訴我們的真正東西。
在根據過往經歷和未來希冀的基礎上制定現在的規劃,并付諸行動予以執行。在前行的同時,給自己設立三五個階段性目標,每個階段性目標完成后適時歸零,這樣可以一直保持成長持續前行的姿態。
二. 適時歸零
歸零又可以叫做空杯心態——當一個杯子裝滿了水的時候便再裝不下更多的東西了——這時只有將之前杯中的水倒掉才能裝進新的水。
放到現實中就是,如果想要一直保持進步不斷前進的話,就要有這樣一種心態:每當達成階段性目標的時候,毅然放下之前的驕傲,重新沉下身子適時歸零。
歸零的意思不是重新開始,而是把過去看作身后的臺階,走上一個新臺階意味著一次重新開始,也就是進行一次歸零的最好時機。或者說把上一階段看作已經爬上了山頂的一座山,要想攀登下一座山,需要做的首先是悠然下山去,在另一座山的山腳下開始一段新的攀爬征程。
歸零不是真的一切歸零,爬過的山走過的路依舊是爬過的山走過的路,過去的經歷并不會因此而消失不見或是有任何改變。所謂的歸零指的是不以曾經的輝煌自居,而是在達成階段性目標之后,依舊踏踏實實不斷前行追求更高峰的一種豁達心態。
讓我們再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個容器可以接收我們每一杯空杯心態時倒掉的水的話,那么這個裝水的容器中有著過去的所有倒進來的水,相互交融會成為不可忽視的大容量般的存在。
如何去做才能擁有一個容器去接受之前的和以后的水并進行儲存和整合呢?容器的上限是多少呢?如果有一天容器也滿了應該怎么辦呢?這就引出了接下來要說的事情,那就是要懷揣夢想。隨著階段性目標的不斷達成,眼界會越來越開闊,閱歷會越來越豐富,這些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可以把這個容器其整體看作一個人的數據庫,隨著經歷閱歷等增長,數據庫可承受的上限也會越大。也就是說,隨著之前的空杯心態的持續會有更多的水進入到這個容器中,而容器也變得越來越大,對于我們來說,會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三. 懷揣夢想
夢想這個詞早已被用爛了,好像這個年代不論做什么沒有個夢想都是難以想象的不得了的事情一樣。有人會說,夢想是用來做夢的,理想是用來實現的。但是提到夢想,我更愿意跟野心畫等號。兩者意思差不多,只不過前者更文藝,后者更現實。
夢想越大越好,就好像一盞明燈,指引著前進的方向,或者可以說是最終的目的地,在跑錯了方向跑錯了路的時候順從光源找回應該走的征途。
在現在和夢想之間的旅途中,可以分解成無數個階段性目標。每完成一個就可以走向下一個,直到最終到達終點為止。
用行動來告訴那些說你達不到、你不行、你不可能的人什么是實現夢想,我想這大概就是對夢想的最高致敬了吧。
記得以前讀過一篇文章,總結起來一句話:上天攬月,即使失敗,你也會發現自己掉入了璀璨的星海之中。
僅以此文,與君共勉。
文/逆旅散人 ? ?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