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要做多余的需求,抓重點;
e.g:
不要糾結于樣式好不好看 (分情況,尤其相比之前很low的排版方式的話,有用);
有的時候,太過在意用戶體驗的時候,會比較容易陷入一些細節的需求,做出來其實本身的價值點不大(可能視覺好,但數據不一定好;另外視覺這種東西,更容易見仁見智,非常不討好);
2.對運營反饋問題的態度標準:是bug,解決;是新需求,排期。
另外,遇到bug的時候,往往開發手上還有正常進行中的工作,手上的任務和修復bug如何協調,個人覺得可以先去判斷bug的緊急程度,標準可以參考:
-? 影響范圍是否廣 (bug波及的用戶數)
-? 是否是普遍性的報錯(因為有可能是偶發性,不易復現 - 意味著開發解決問題的成本增加)
以上如果是,那么一定要立馬修復,如果否,可再進行以下兩點的判斷:
-? 解決bug需要的時間
-? 當前手上任務的優先級程度
如果耗時少,那么可以和開發溝通看是否可以進行修復;如果耗時>0.5天,且手上任務優先級較高,可以暫緩修復,巴特! 要提供其他的解決方案或者說明情況和解決的時間,不能不管!
但是有的時候,這幾點都不是特別滿足的時候,還是有些bug需要馬上解決,比如政府正好在用你們的系統發活動.... 這就很尷尬了... 和官方打交道很煩,事兒多沒道理
3. 關于參與活動時的用戶心理揣摩
目前在做活動方面的工作,會有點頻繁的去刷一些活動集合的網站。包括也會去參加一些線上/線下的活動,會很關注自己內心的想法和變化,總結如下:
- 參與的活動很少,但是因為知道某某網站上的活動很多,而且曾在這個網站上參與過活動,還是會比較頻繁的光臨某個網站;
-? 用戶其實挺好被吸引的,獎品豐厚,操作簡單,公平(每個人看似勢均力敵,所以刷票神馬的盡量杜絕)
- 線下的活動,報名一時爽(沖動),真到活動時間的時候,參與率可能會降低不少(因為惰性以及時間方面的不可控)
- 念念不忘,有沒有回想不知道。線上參與了某個活動之后,尤其是涉及排名的,在活動結束前,恨不得一天打開八遍 —— 日活妥妥的。另外,偶然發現自己的票數漲了,就會很好奇,誰啊,這么有眼光給我投了一票 —— 如果這是大眾心理,做個輕社交也不錯,萬一促成了一對......好朋友
以上。
未完待續 歡迎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