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T. S.艾略特《荒原》《四個四重奏》《空心人》等給我們的記憶很深刻,這些充滿冷峻、嚴肅、大印象的作品氣勢磅礴,有戲劇性的結構、典故運用、以及場面宏大與鏡頭切換的形式。艾略特曾提出“客觀對應物”是指各種情景、事件、典故等,搭配成一副副圖案來表達某種情結,并希望能在讀者心中產生同樣的感情。艾略特的詩歌的真正偉大意義,是表現一種時代背景,用詩歌的窗口向世人展示塵世的滄桑。
關于以上作品網上的評很多,今天讀到二首短詩,帶抒情的艾略特,現試著淺析。
《弗吉尼亞》這件作品意象很鮮明,采用了色調的處理,用寬宏的形式展開,這首作品的起調很高,后序始終保持著這種節奏與寬幅的歌喉。詩中采用大量的帶色度的相像,開合自然,是指鏡頭的切換,由近及遠。“反舌鳥、大門、山嶺”等。艾略特的詩具有強大的理性支撐,這件作品同樣少不了,這里的夾雜如:“衰敗、生存”以及“鐵的思想和我一起來臨”“永遠運動”。這一系列的加入,使作品由表象的河流轉入作者內心,并且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便是“客觀對應物”。作品的個性充滿堅定不屈與勇敢向前的精神。
? ? ? ? 《弗吉尼亞》? 艾略特?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紅河、紅河,? ? ? ? ? ? ? ?
? ? 慢慢流淌的熱默默無聲,? ? ?
? ? 沒有意志能像河流那般平靜。?
? ? 難道熱只在一度聽到的? ? ? ?
? ? 反舌鳥的婉囀中運動?靜謐的山嶺
? ? 等待著。大門等待著。紫色的樹,
? ? 白色的樹,等待,等待,? ? ?
? ? 延宕,衰敗。生存著,生存著,
? ? 從不運動。永遠運動的? ? ? ?
? ? 鐵的思想和我一起來臨? ? ? ?
? ? 又和我一起消失:? ? ? ? ? ?
? ? 紅河、河、河。? ? ? ? ? ? ?
下面一首短詩《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滿淚水的眼睛》同樣充滿抒情。國內寫眼睛的作品很多,如:朦朧詩人顧城《一代人》。但這首在情懷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國的徐志摩詩人的《我不知道風朝哪一個方向吹》,夢幻般迷人浪漫。
男士應該是武神,怎么能輕易流淚?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鳥》,是指對大地的感情。我們講內審,是指朝內看,通常我們眼里只有外觀的世界,那是充滿淚水的世界。在這件作品中,作者引用了“分界線”,明確地表示是在生與死的過渡中,所看到的是真實的痛苦,而死亡后又是“金色的幻象”解脫。
很少讀到如此纏綿悱惻的作品,艾略特的思路龐大,布局零散卻又絲連,這篇讓人懷疑是不是艾略特本人所寫?第二段重復倒裝第一段,完全不像艾略特本人的風格,而且收尾最末引用“眼睛”,是指眾人的眼睛,具有中國特有的點穴之收官。他帶給我們的是后三句的思考,一個長久的生命力,眼淚是短期的,我寧愿相信,眼睛的生命力,是長久而永遠。是通過別人的眼睛所見。
? ? 《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滿淚水的眼睛》艾略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最后一次看到的充滿淚水的眼睛? ? ? ? ? ?
? ? 越過分界線? ? ? ? ? ? ? ? ? ? ? ? ? ? ? ?
? ? 這里,在死亡的夢幻王國中? ? ? ? ? ? ? ? ?
? ? 金色的幻象重新出現? ? ? ? ? ? ? ? ? ? ? ?
? ? 我看到眼睛,但未看到淚水? ? ? ? ? ? ? ? ?
? ? 這是我的苦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是我的苦難? ? ? ? ? ? ? ? ? ? ? ? ? ? ?
? ? 我再也見不到的眼睛? ? ? ? ? ? ? ? ? ? ? ?
? ? 充滿決心的眼睛? ? ? ? ? ? ? ? ? ? ? ? ? ?
? ? 除了在死亡另一王國的門口? ? ? ? ? ? ? ? ?
? ? 我再也見不到的眼睛? ? ? ? ? ? ? ? ? ? ? ?
? ? 那里,就像在這里? ? ? ? ? ? ? ? ? ? ? ? ?
? ? 眼睛的生命力更長一些? ? ? ? ? ? ? ? ? ? ?
? ? 比淚水的生命力更長一些? ? ? ? ? ? ? ? ? ?
? ? 眼睛在嘲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