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式單身”真正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單身,而在于它是一種特別“舒服”的狀態。
一個人生活,不用在柴米油鹽上太精打細算,也不用操心該怎么養孩子,想看什么電影、想去哪玩都不用和誰商量,周末晚上想幾點回家就幾點回家……
但這種生活其實非常危險,因為日子在悄悄地一天天溜走,可人生的狀態,卻仿佛停止了前進,正在悄悄陷入泥沼。
我們以為賺得了自由,其實早已被時間套牢。
所以,要想改變“自殺式單身”的狀態,必須要有積極行動的執行力,改變單身生活的慣性。? ? ? ? ? ? ? ? ? ?
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位姑娘在相親56次后結婚的故事。我覺得她的做法特別值得想擺脫“自殺式單身”的朋友們借鑒。
她先是分析自己已經認識的異性是否有可能發展關系,畢竟這是相對熟悉和了解的人群。
把自己的男同學、男同事、男性朋友都過了一遍后,她發現大部分都有主了,極少數確實無感。
存量不足,必須要拓展增量。
于是她查找篩選本地各種興趣愛好群組,參加線下活動。
這是認識高素質單身異性的好途徑。要知道“你未來的伴侶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唯一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你家里”,所以走出家門積極擴展交往圈子非常必要。
同時,她沒有排斥長輩、朋友安排的相親,并且將之視為“田野調查”,每見一個相親對象都做記錄總結,一來熟悉提升溝通交流技巧,二來逐漸調整自己的心態,明確對象的哪些品質是必須,而哪些條件不具備也可以。
看起來似乎有點冰冷理性,仿佛策劃謀殺案一般,但我們要擺脫“自殺式單身”,需要的正是這種方向明確、高效行動的“謀殺式脫單”。
最后想提醒大家一點:積極脫單,但不要把單身當成一個“問題”去解決。
也就是說,要接納單身狀態。
因為一旦把單身當成“問題”,情緒上就會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于是要么容易放棄自己的原則,匆忙中選了并不合適的人,要么會用力過猛,無法展現自己真實自然的狀態,反倒讓對方難以接近。
所以,在愛另一個人之前,首先要愛自己。
只有當我們會愛自己,才有能力給予別人愛。當你的心里充滿愛意的時候,脫單還會遠嗎?
愿你擁有愛,也得到愛。
? 這是一篇我覺得非常好的文,希望大家能欣賞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