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白夜行》是在地獄中行走,只能頭頂微弱的星光來溫暖自己的旅程,那么《解憂雜貨店》便是晴空萬里,泛舟于西湖之上的美好春光。
人生在世,難免煩憂。如《解憂雜貨店》書中所說:“他們內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在從哪個破洞逐漸流失。” 他們為選擇而煩惱,因為這些選擇關乎了他們的人生。而一名普通的雜貨店店主因為一個小插曲卻充當了咨詢師的角色,他認為: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于是,彼此不相識的一群人,因為這個雜貨店聯系在一起。那一封封承載著內心的厚重的信件,穿越歲月的時空,架起了人心的橋梁,也讓他們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第一次在朋友圈里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內心感覺是溫情愜意的,并且有強烈閱讀的沖動。當時的我,正值年后回京工作,春節期間父母及朋友給予的壓力大到當時的我不知所措。并且一直想換工作的我,內心特別的焦慮,害怕自己的找不到好的工作。雙重的煩惱壓得我喘不過氣。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我就毫不猶豫的買下了。想著,能用這樣一本書來度過內心焦慮的這段時光應該是不錯的選擇。細細讀來,輕松,奇妙,愉快,感動,難過,心酸,各種感情摻雜于心,雖然不是一氣呵成的看完,但是當末頁合上書的那一刻,內心的煩惱似乎如釋重負了。
故事開始,三個經歷人生低谷的小偷為了逃避罪責拼命逃亡,看起來又是一個布滿灰暗的故事,接著他們誤打誤撞進了一家名叫浪矢的雜貨店,又無意間發現了來自過去的一封求助信,在一絲善念的促使下,小偷們又以“浪矢雜貨店”的名義回信。
于是命運的齒輪轉動,過去與現實交匯,一個個人物逐一登場,各自遭遇慘淡的人生,又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一段段看似各自獨立的遭遇背后都離不開這家神奇的雜貨店,每個人不經意間的選擇和行為,同石子投湖般給對方留下持續不斷的漣漪,而人與人間相互作用的善意漸漸形成牢不可破的羈絆。
在書中,有不知該照顧生病的男友,還是該去追求自己奧運夢想的運動員;有在繼承家業和追求自己音樂夢想中搖擺的魚店青年;有愛上有婦之夫而懷孕的女孩;有猶豫是否跟父母一起逃亡的披頭士少年等等。他們都在人生的道路上面臨著岔路的選擇,向左或向右,可能會指向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所以猶豫了、躊躇了,生怕選錯就萬劫不復。一眼望去,這些人物身上浮現出了自己的影子。我們也每天都生活在選擇之中,是上清華還是北大?是吃火鍋還是烤肉還是小龍蝦還是炸雞還是牛排還是川菜還是擼串還是奶茶還是羊肉粉?是學鋼琴還是吉他?是去券商還是基金?是出動力鞋還是相位?是買包包還是買口紅?是買YSL還是Dior?是否像極了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你和我?作為一個糾結癥患者,總是害怕選擇,無法決定,是因為現有的資本無法滿足欲望所需,什么都想要,然而智商不夠,能力不足,毅力不行,還窮。
浪矢爺爺曾經和他的兒子說,“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就像面臨選擇時,我們常常拋硬幣、揪花瓣一樣,只是借助于天意幫助自己決定,然而,他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回顧每位咨詢者,其實他們手上都有地圖。有的擁有地圖而沒有看,是回信讓他們看清了地圖,最終按照自己的心前行;有的卻是不知自己所處在地圖的哪個點上,是回信讓她們看清了位置并向著自己的方向前行。而敦也他們三個則是一張白紙,因為他們沒有羈絆,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面臨抉擇時產生的煩惱,讓我們迷茫,讓我們彷徨,我們期待著能有像浪矢雜貨鋪一樣場所,幫助我們排解憂愁。但是生活中沒有預言家,也沒有任何預言能左右我們前進的步伐,所以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無論是川邊綠,浩介,晴美還是克朗,他們都在遵循著自己的內心行事。其實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選擇都只能自己用心抉擇并付出努力,雜貨鋪起到的作用是幫助人們自己選擇,決定自己人生的主人應該是自己。遵從自己的內心就好,對得起自己的人生就好。相信自己的內心,最初所期待的遠方必定散發著光芒,給我們指引。
(本文由綿羊所原創,轉載務必關注公眾號:綿羊的生活觀。并聯系綿羊本人,否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