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與張兆和一一我不懂你,你不懂我

“這個人很熟,真的很熟悉,但我想不起來了,真的想不起來了!”

沈從文與妻子張兆和

年近九旬的張兆和望著一張相片,喃喃自語地說道……

相片中的那個男人就是張兆和的丈夫中國著名文學家沈從文。

安徵有一個名叫張吉友的富商,家財萬貫,良田萬頃……

不過這個富商不愛錢財也不愛做官,他熱心結交蔡元培這樣的教育界名流,一生投資教育,終生不渝……

張吉友有十個子女,但最為人稱道的是張家四姐妹,她們是長女元和、允和、兆和,充和。

蘇州九如巷張家四姐妹

四個女兒四朵金花,她們是張吉友的驕傲!

張吉友為了培養這四個女兒,可謂是費盡心思,他先帶她們去了上海,后又選擇定居蘇州九如巷……

“誰娶了蘇州九如巷的張家四姐妹,都會幸福一輩子的。”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感慨地說道……

張兆和,張家四姐妹中的老三,她聰明可愛,單純善良,長相甜美……

因為皮膚幽黑,張兆和又被人稱為“黑牡丹”。

張兆和不僅學業出眾,而且還是熱愛體育,曾在中國公學奪得女子全能第一名。

“假小子”張兆和

這樣一個品貌雙全,家世顯赫的女孩自然是中國公學的萬人迷,追求張兆和的男生如過江之鯽……

自視清高的張兆和對此不屑一顧……

她是一朵驕傲的牡丹,不知道哪個男人能征服她呢?

人們紛紛猜測著……

“學校來了一位新老師,他的名字叫沈從文,是一位優秀的作家,他的課一定會很精釆的。”

中國公學中的學生們期待著,盼望著……

上課鈴聲響起,教室內坐無虛席……

沈從文走進了教室,站在那三尺講臺上……

年輕時期的沈從文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四分鐘,五分鐘……

沈老師沉默不語……

學生們依然期待著……

半個小時過去了,沈老師的頭上冒出了汗珠……

“沈老師怎么不講課呢?”

學生們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沈從文終于轉過身去,用手中的粉筆寫下了一行字一一

“第一次上課,見到你們怕了!”

沈從文寫完這行字,就匆匆地逃離了教室。

學生們目瞪口呆,哄堂大笑……

“我不會適合做老師,還是讓我辭職吧!”

沈從文哭喪著臉對中國公學校長胡適說道……

“第一次上課,緊張是難免的,慢慢地就會好的。”

胡適先生

胡適笑著安慰著沈從文……

沈從文來自風景秀麗的湘西,他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當過兵是個行伍出身,但是此人才情了得,下筆成章……

胡適先生特別欣賞沈從文的作品,認為他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作家。

沈從文能到中國公學來當教師,就是胡適先生竭力推薦的。

“沒想到大名鼎鼎的作家沈從文先生,居然是那么的木訥無趣啊!”

學生們議論紛紛……

張兆和也與他們一樣,只是她不知道沈從文的現出,將徹底改寫自己的生活!

“好清純可愛的小女孩啊!”

沈從文望著正在操場上吹著口哨的張兆和,會心一笑……

美麗大方的張兆和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老師愛上了學生……

沈從文一封接著一封的給張兆和寫的情書!

“不知道為什么,我忽然愛上了你。”

“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著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發。”

沈從文不愧是位語言大師,他的文字美極了!

誰讀了他的情書都會被感動的,除了張兆和之外……

張兆和是名門閨秀,品貌俱佳!她幾乎每天都能收到一大堆追求者的情書……

頑皮的張兆和將那些人寫來的情書都逐一編了號……

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

而沈從文則是癩蛤蟆十三號!

據說沈從文得知后,一個人躲在宿舍里哭了很久……

“我是一個鄉下人!”

沈從文是自卑的,他從偏遠的湘西來到北京,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又是一個行伍出身的人。

顯然張兆和無意中的打趣傷害了沈從文的自尊心!

要是換成別人一定就會知難而退了吧。

反正對方瞧不上我,我何必自討沒趣呢!

沈從文不會,他雖然自卑,但卻有著湘西人特有的堅持與固執……

沈從文有著湘西人所特有執著與固執

“我這個癩蛤蟆一定要吃到天鵝肉!”

在沈從文的心里,張兆和就是高貴的天鵝……

沈從文非但沒有停手,反而越挫越勇!

情書像雪片一樣的飛進了張兆和的書桌……

不厭其煩的張兆和終于惱了,她捧著沈從文寫給她的一大疊信件直接找到了校長胡適先生……

他頑固地愛著你。”

胡適對張兆和說道……

“我頑固地不愛他。”

張兆和一臉的堅決……

胡適先生

胡適對沈從文說道一一

“這個女孩子,她不了解你,她不懂你,從文你用錯情了。”

“我愛她,我只要她。”

沈從文依然很固執……

得不到校長支持的張兆和無奈中只得聽任沈從文繼續對她進行感情文字的狂轟濫炸……

沈從文堅持認為情至深處,金石為開……

1932年夏天,張兆和畢業了,她逃似的離開了北京。

沒有了張兆和的學校,太冷清了。

沈從文去了青島教書,情書自然會繼續寫下去的……

就這樣四年過去了……

張兆和的心態在這四年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個男人真愛我吧!”

沈從文又來信了,張兆和帶著好奇拆開了這封信……

就是這封信打動了張兆和,沈從文在信中讓張兆和多讀點書……

張兆和笑了……

“這個人還會關心人呢。”

1933年年暑假,沈從文從青島到蘇州九如巷拜訪張兆和及她的家人。

沈從文的心是忐忑不安的,張家是名門大戶,我這個鄉下人……

猶豫了好久,沈從文敲開了張家的門……

沈從文是有備而來的,他帶了一大包禮物,全是俄國名家的作品……

恰巧張兆和去圖書館了,不在家,沈從文的心沉了下去!

張兆文的二姐張允和出來招呼了沈從文這個不速之客……

張充和

心不在焉的沈從文,沒有進張家的門,他懷著一顆失落的心走了……

一聲聲的?門聲……

沈從文躺在旅館的床上,一動也不動……

又是一聲敲門聲……

“誰啊?”

沈從文極不情愿地下了床,打開了門……

“張兆和,沒錯,來的人正是張兆和。”

我的女神終于主動來見我了……

沈從文的心在歡唱……

“我二姐要我來請你到我們家去吃飯。”

張兆和紅著臉把二姐教她的話對著沈從文重復了一遍……

欣喜若狂的沈從文跟著張兆和來到了蘇州九如巷的張家……

合肥張家四姐妹

家宴的氣氛非常的和諧,張兆和的父親十分欣賞沈從文,認為這是一個老實人。

回到青島的沈從文寫信給張兆和的二姐充和,詢問張父對婚事的態度。

“在我們湘西有一個風俗,如果男方求親,女方答應的話,就會請男方喝一杯甜酒,不知道我這個鄉下人有沒有福氣喝到這杯甜酒。”

張充和給沈從文發一封電報一一

“充”

聰明的張充和一語雙關,既寫明了電報的出處,又表示父親不反對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婚事。

張兆和也給沈從文發了一封電報一一

“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經過了幾年的不懈努力,沈從文終于可以與自己心中的那個女神在一起了。

沈從文無疑是愛張兆和,那張兆和呢?她是真的愛上了沈從文嗎?

“沈從文是如此真誠而執著地愛著我,我若不與他在一起,仿佛是我犯了錯似的。”

張兆和這么對旁人說道……

一個是頑固地愛著你,一個是頑固不愛他!

倆個頑固的人終于走到了一起……

張兆和與沈從文訂婚了,她只身來到青島,在青島大學圖書館工作。

倆個固執的人終于走到一起了

一天,張兆和在幫沈從文洗衣服時,發現了一張揉碎了的當票……

“他背著我把我的戒指給當了。”

張兆和很生氣,那是她母親留給她的嫁妝。

“你為什么要把我的戒指給當了?”

沈從文回來后,張兆和責問道…

“我是為了我們的婚禮,我忘了將戒指給贖回來了。”

沈從文曾經當著張家面表示不需要張父的資助,自己有能力籌辦他與兆和的婚禮。

張兆和為此沒有要過娘家一分錢,只得了兩本書作為自己的嫁妝……

“原來沈從文沒有錢。”

既然沒有錢,為什么不接受我父親的資助呢?

張兆和不明白……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的中央么園宣布結婚,但沒有舉行任何禮式。

張兆和,一個名門閨秀就這樣嫁給了沈從文。

在北平西城達子營的一個小院子里,張兆和與沈從文做了夫妻。

情書雖美,現實無情

婚后不久,沈從文母親病危,沈從文回故鄉鳳凰城探母,張兆和一個人留在了北平。

作為新媳婦的張兆和為什么不同沈從文一起去鳳凰城探望婆婆呢?

這其中的原因,誰也不知道……

在去湘西的船上,沈從文一封接著一封地寫著家書……

“我滿腦子都是你的樣子,三三……”

三三是張兆和的小名,也是沈從文小說《邊城》中翠翠的原型。

“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么不憐憫的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

這是張兆和寫給自己丈夫的信,她的文筆也是那么的優美……

這是他們倆關系最為親密的時候……

不過公主與王子的故事只存在于童話中……

戀愛是盲目的,婚姻是世俗的……

沈從文是小說家,他的愛情是夢幻的,是虛無縹緲的……

張兆和是務實者,她的愛情是理智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倆個愛情觀,價值觀,世界觀不同的人偏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沈從文收入不多,卻喜歡收藏古玩字畫,喜歡宴請朋友來家歡聚……

張兆和對此十分的反感,她認為沈從文不會過日子,是打腫臉充胖子。

沈從文寫好了文章,總是喜歡拿給妻子看,他認為兆和一定會開心的。

不料,張兆和根本不欣賞他的文章,只是一味地指出沈從文的病句與錯別字。

“為什么會這樣呢?”

沈從文懵了,他不明白以前那個女神去了哪里?

張兆和也是一肚子的苦水,她對親友說一一

“沈從文總是希望我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高跟鞋,燙頭發,做新旗袍,可是他卻亂花錢,我怎能再糟蹋錢呢?”

張兆和的話是對的,過日子總要精打細算的。

可沈從文不知道,他固執的認為張兆和變了,他不愛自己了!

張兆和與她的兩個孩子

日子就在這磕磕碰碰中流逝著……

沈從文與張兆和有了他們的孩子……

都說孩子是夫妻之間的感情紐帶,可是這句話對沈從文與張兆和來說并不適用。

沈從文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了……

女神的光環早己褪去,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

這是沈從文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高青子的出現,讓沈從文那顆冰冷的心又從新活了起來……

高青子是一個文藝女青年,也是沈從文的鐵桿粉絲,她愛讀沈從文的小說,甚至摸仿著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來打扮自己……

沈從文心動了,他的女神又回來了,只不過這次是高青子,而不是張兆和。

高青子對沈從文的愛是炙熱的,她認為干柴遇上了烈火,她決定再添一把火……

高青子把她與沈從文的關系寫進了自己的短篇小說中,小說刊登在報上引起了張兆和的注意。

“二哥,高青子的小說是怎么回事,你給我解釋一下。”

女人總是敏感的,張兆和發現了沈從文的秘密……

沈從文很坦然地承認自己愛上了高青子……

張兆和氣暈了……

她悲傷,她委屈,她憤怒……

想當初是沈從文一封又一封的情書,糾纏著她,讓自己無路可退,終于認可了他。

婚后,這個曾經的千金小姐自己動手操持家務,毫無怨言!

沒想到,婚后不久,二哥就背叛了自己……

憤怒之下的張兆和帶著孩子,不顧沈從文的哀求,回了蘇州娘家去了。

沈從文的內心是矛盾的,他并不想離開張兆和,可他又舍不得高青子……

一年后,張兆和與沈從文從歸于好!

沈從文與張兆和在蘇州合影

抗戰開始了,沈從文去了大后方云南。

張兆和沒有去,她帶著孩子留在了北平的家。

很多時候,張兆和寧愿一個人留在家里,讀沈從文寄來的家書。

他們的戀情本就是從一封封書信開始的……

在云南的沈從文一次又一次的寫信催促張兆和帶著孩子一起去云南團聚。

張兆和卻不為所動,一味地拖延著……

“你到?是愛我的信,還是愛我這個人?”

沈從文氣極了,他甚至懷疑張兆和在北平有了情人……

張兆和最終還是帶著孩子一起去了云南……

沈從文與張兆和在云南的家

抗戰期間的云南很苦,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張兆和為了生活,在屋外養起了雞鴨,種起了蔬菜。

沈從文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希望妻子能夠懂得他的夢想。

可是,張兆和不懂沈從文,她只知道如何面對眼前的困難……

在云南,沈從文又遇到了高青子,倆人舊情復燃……

張兆和氣忿難平,與丈夫大吵一架……

多少年后,張兆和談起沈從文的婚外戀依然耿耿于懷,但她也說了一句公道話一一

“高青子真的很美。”

沈從文最后還是選擇回歸家庭,高青子退出了,她累了倦了……

為了一場沒有結果的愛,高青子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現在她不想再作無謂的犧牲了。

據說,高青子后來嫁給了一位工程師。

沈從文與高青子長達八年的感情糾葛終于畫上了句號!

抗戰勝利了,解放戰爭開始了……

1949年,全國解放了……

張兆和興致勃勃地迎接著新生活,她穿上了列寧裝,到處參加活動,歌頌偉大的新中國。

此時的沈從文卻陷入了深深的苦悶之中,他的文章受到了批叛,他成了一個無用的人……

沈從文的苦惱在張兆和看來簡直是不可理喻,別人都在愉快地慶祝新中國的誕生,你沈從文苦悶什么?

沈從文與張兆和分居了,這一分就是五年之久。

不僅是張兆和不理解沈從文,連他們的孩子也不理解自己的父親,這使得沈從文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痛苦……

“他就是個怪人……”

張兆和與孩子們都這么說……

沈從文得了憂郁癥,他自殺過好幾次,幸而都被他的朋友發現,撿回了一條命!

毎次沈從文自殺都是朋友救了他,而不他的妻子張兆和。

沈從文不明白張兆和為什么對自己如此的冷漠,他心的在哭泣。

“兆和,你不了解我啊!”

1969年沈從文下放改造前夕,妻子的二姐張充和去看他……

“二姐莫走,你看這是三三給我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啊!”

沈從文哭了,像孩子一樣的吸溜吸溜地哭泣著……

“三三”沈從文夢里的那個女神!

在農場里,沈從文與張兆和相依為命,共同度過這個最艱難的歲月。

在困難時期沈從文與張兆和相依為命

即使如此,他們依然是不同世界的倆個人……

1979年后,沈從文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他住進了樓房,有了自己的小天地……

張兆和老了,沈從文也老了……

少年夫妻老來伴

1983年,沈從文終于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他望著張兆和滿臉是淚……

沈從文去世十年后,張兆和整理出版了他的作品。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張兆和真的懂得沈從文嗎?

是啊?過去不知道的,現在明白了……

張兆和,你真的明白了嗎?

2003年,93歲的張兆和失憶了……

朋友們指著一張照片問張兆和一一

“認識嗎?”

張兆和看了又看一一

“好像見過,我肯定認識,不過我記不得他叫什么了!”

我們真的認識嗎?你究竟是誰呢?

年邁的張兆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沈從文與張兆和,這倆個人不同世界的人,終究還是沒有走進對方的心里去……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斯人已去,多說無益,往事隨風,歲月悠悠……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癡迷歷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么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8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34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27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54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37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3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5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4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25評論 1 332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4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3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5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9評論 2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