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目錄日出扶桑(目錄)
上一章簡年2:日出扶桑(二)
日出扶桑,清風帶火晨霧散;日落東瀛,怒濤卷雪晚霞濃。
1月25日 出行第二天
早晨6點半,準時從睡夢中醒來。拉開窗簾,又是晴好的一天。窗外是島田的靜謐風光,太陽在屋頂和田野上反射這金燦燦的光,叫人的心情一下子好起來。
窗外一棟很有日本風格的小屋,就在高速公路旁。日光映紅了前面的樹。
酒店的早餐很有特色,主食是白米飯,有各種各樣的小菜,雞蛋糕啦,煮豇豆啦,海帶片啦,火腿片啦,嫩豆腐啦,很豐富。我還倒了一杯牛奶喝,味道都很好,只是不習慣喝冷牛奶。
早餐之后就乘車前往東京了。雖然在高速公路上開,但就是給我一種從容而緩慢的感覺。沿途是鄉村山間風景,小屋門口種著精致小巧的花,常綠闊葉針葉林木繁盛,時不時還能看見公墓,清清靜靜的。
導游說,趁今天天氣好,先去看看富士山。她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富士山的,能看到的人都是幸運的人。我們在一個服務區停留了10分鐘,海風伴著清冷的空氣,富士山就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下,黑的山,白的雪,清晰地撞入眼底心里。
離開富士山之后,我們徑直往東京進發。一路上景色變換,我很為東京的規劃感到震驚。因為土地私有,房屋多是私人自建,就顯得東一座西一間,參差錯落,高矮不一。不僅有樓頂的空中花園,還有樓頂停車場,我在車上匆匆一瞥,總也看不清車到底從哪里上去的。
這些樓造得極密,讓我總是擔心它們照不到陽光。我這樣說了,妹就嘲笑我為古人擔憂。
11點半,先到了淺草寺。二天門很宏偉,進門是一座木制小橋,很奇怪不是門檻。進門之后,要在一個高臺水池凈手凈口,以示對佛的恭敬和敬畏。凈手凈口的規矩和次序之前我在網上查到過,導游在車上也教了一遍。日本人很重視規則和程序,寧可慢一點也不會亂了規矩,這一點我后來晚上在便利店買便當的時候深有感觸。
于是進了觀音殿。很大一座殿,比國內的寺廟要大的多。日本的佛沒有像,佛只在心中。往一個地方扔一個5日元硬幣,我當時沒有5日元,遂扔一個10日元的,然后雙手合十,虔誠地想著心愿,接著彎腰低頭。人很多,覺得很難靜下心來祈愿,有些匆忙地走出去了。
殿里有求簽的地方,100日元一支,如果是吉,就收起來,如果不小心抽到兇,就系到樹上去,意味著把霉運留在寺里化解了。我晃著有些重的簽筒,撿起鉆出來的一支簽,八十一,很美妙的數字。找到對應的抽屜,拿出里面薄薄的簽紙,嗯,不錯,小吉,那就好了,也不在意上面的簽文,左不過是福祿壽財之類,自己知道就好。
走出大殿,走到陽光下,人有些懶洋洋的。路上有一個大香爐,上面插著香,煙很濃。日本寺廟還有個習俗,就是這煙可以往自己身上撲,拍拍頭,拍拍腳,全身健康。于是我也湊上去拍了拍。
大殿正對著是一條街,就叫淺草,本是江戶時代最繁華的地方,如今也就是一條江戶民俗風情街而已。有許多賣精巧特色品的店,什么箸呀,布藝呀,小吃呀,人偶呀,不一而足,眼花繚亂。我東瞧瞧,西逛逛,感覺總也看不夠,每樣東西都美極了,可惜導游只給我們1個半小時。說起來,這淺草街跟寧波的鼓樓有點相似,差不多就是老街風格。
淺草街的旁邊有一個小廣場,灰鴿子不怕人,就在腳邊繞來繞去。有長相奇怪的樹,牌子上寫著淺草神木,沒有葉子的干枯枝丫伸到湛藍湛藍的天上。雖然還是游客居多,但叫人意外的是,人們好像平靜下來了,小廣場上一點都不擠擠挨挨,很有歲月靜好的味道。
今天行程很滿,晚上有些累了,后半天還有很多景點,先睡了,明天早上起來之后再接著寫吧。
晚安。好夢。
(日本游記,未完待續)
下一章簡年4:日出扶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