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16日到2月18日,我每天堅持寫2000字的文章,一共六萬多字,已經有整整一個月了。這是我繼高中堅持寫半年的日記后第二次堅持最久的事情的,并且告訴自己一定要繼續堅持下去,在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這一個月的寫作想法。
為什么要給自己設定這樣的目標?
去年11月份我從國內一家知名的童裝企業辭職了,我用一個星期的時間給自己做了一個詳細的剖析,我已經26歲了,相對于同齡人我落后太多了,我沒有辦法再看自己在一個固定的工作崗位上一直不溫不火地做下去,其次,我結婚了,我第一次知道結一次婚要花費那么多錢,我給我們的小家庭做了開支的計算,如果按照我和先生當前的收入,沒有辦法供房子、車子,更別說要養一個孩子了。我想通過給自己設立這樣的一個目標,去挖掘自己的潛能,去探索我的副業,去尋找新的一條出路。
如何選擇自己堅持的領域?
之所以為什么會選擇寫作這個方向?有句話說,當你沒得選擇的時候,就只能選擇去做。而我從畢業到現在做的工作就是文案策劃,寫作是我最佳的選擇方向,一方面能把我文案策劃的經驗應用到寫作的技巧中,另一方面也能鍛煉自己的文筆。
當你不知道你如何選擇堅持的方時,我建議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思考,一個是你擅長的,一個是你感興趣的。如果你在工作當中擅長的是項目管理,那么你可以在業余的時候可以將這個方面作為主要探索方向,如果擅長情緒管理,那么可以往這方面行深一步。如果你對閱讀寫作感興趣,那么久從這個方向開始去堅持,在堅持的過程中再細化寫作的方向,如果你對攝影感興趣,那么你就可以從這個方面開始,多參加一些專業的社群,和牛人鏈接,只有這樣你才能把興趣轉化成自己的能力,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地動能。
當寫不下去的時候怎么辦?
我相信每一個寫作的人在寫作這條路上都會遇到寫不下去的問題,我也不例外。當我開始堅持寫了一周之后,我出現了怠慢,主要表現為頭腦一片空白,沒有辦法下筆,或者寫到一半的時候,就無法繼續了,甚至有一些抗拒寫作。
在這里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有質量地度過懈怠期?
要學會接受自己的拖延和懶惰,因為這是正常的,在《小強升職記》里有一個觀點,我是很認同的:要學會臣服于精力,臣服于生活,臣服于時間。每一件事情堅持了一個星期會出現懈怠的情況是正常的,大多數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好比大多數人都會感冒一樣,要用正常的心態去對待,而不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跟自己較勁,給自己太大壓力。其次,當我寫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去看書后者翻閱之前做的讀書筆記,往往在復盤或者輸入新知識的時候,會出現新的寫作觀點,這個時候,我就會結合之前做的讀書筆記重新調整寫作方向,從而就能夠順利地寫出一篇自己滿意的文章了。
總結:
1、正視懈怠期的到來
2、復盤讀書筆記或者輸入新知識
3、調整寫作方向
這是每當我寫不下去的時候所采取的方法,總體來說這些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沒有東西可以寫的時候怎么辦?
寫作是一件比較燒腦的事情,每一個作者都會出現沒東西可以寫的情況,在這一個月每天寫2000字的過程中,我也有因找不到寫作主題而抓耳撓腮的情況。但這種情況出現的次數不是很多,大概也就只有三四次而已。經由我分析和總結,如果你想要在寫作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的話,那么就一定要養成隨時做筆記的習慣。以前我看書或者看文章的時候,都是沒有目的的,但是當我開始寫作后,我去看文章就會有一個方向,當我看到文章中的所用到的一個案例,我就會記錄下來,并且在一周之后對每一個案例進行歸納總結。每一個案例所要表達的觀點都是由人來決定的,當你仔細剖析這個案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能應用到各種各樣的觀點中。當你有足夠的素材庫時,那么在寫作的時候就能隨時調用了。
還有一個是觀點的尋找。我通常會在手機里裝一個“錘子便簽”的APP,每當我看文章或者看書的時候冒出的新觀點,我就會隨時記錄下來,一周或者三五天后就將這些觀點整理起來。當我下次出現不知道寫什么的時候,我就去翻閱這些收集起的觀點,從而就知道自己要寫什么了。
日本著名作家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強調了閱讀筆記的重要性,他是我們靈感的源泉,也是每一個寫作人要熟練掌握的技能。
堅持30天給我帶來了什么?
科學上說,一個習慣的養成只需要21天。如果科學的理論是正確的,那么我已經養成了每天寫2000字文章的習慣了。要說寫作給我帶來了什么,最重要兩個方面:一個是思維力,一個行動力。
如果每天要寫作,那么我就要每天需要輸入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的數量和質量,所以因為寫作,我鍛煉出了每天讀一本書的閱讀速度,同時也改變了我對閱讀固有的思維模式。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閱讀是隨性的,但自從寫作后我才發現閱讀是有方法的,并且閱讀只用化為己有才是真正的閱讀,要不然也只能是白讀了。寫作與閱讀,絕對是打開心智和改變思維模式最有效的方式,當你思維改變了,你的行動才能改變。
自從定了這個目標,每天的執行力都會充足,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如果哪天不寫作不看書,就會覺得缺了點什么。
一個月的時間,不長也不短,但這一個月的堅持和寫作,不僅開闊了我的思維,也讓我對成長有了新的認識,一個人只有去做了,才知道對錯,只有去做了,才有成就感,才能在做的過程當中,提升自己的思考力,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