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很多時候沒有搞清楚分析目的就開始埋頭競品分析,根本就不知道為什么要競品分析;尤其是對于我們大多數產品新人來說,入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寫競品分析報告,用以熟悉產品、培養產品的感覺;因此,有很多競品分析的文章內容大都是選擇兩三個競品,然后對比來對比去,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嗯,不錯,這個做得挺好,那個做得不太好。
試問:
結論是啥,好的功能拿來抄一抄么?
你知道為什么這個功能好么?
或者說經過這一番分析之后對你接下來要做的產品有什么指導意義么?
我想大部分根本無法回答這幾個問題,所以,很多人做完競品分析后得不出任何的結論,純粹為了分析而分析。那么競品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呢?
競品分析的目的
明確需求算不算痛點。
明確這個想法到底靠不靠譜,它是否真的解決了用戶的需求。
了解市面上是否已經有了與你想法相似的產品,他們是怎么做的,是否做得足夠好,還有哪些待挖掘的機會。
通過調研市場上的產品對用戶需求的滿足情況如何,從而幫助你做出產品決策。
明白了競品分析的目的,可以推導出競品分析的前提:
發現了用戶有某種需求
基于需求有了一個初步的產品想法(解決方案)
總結:競品分析的前提條件告訴我們何時做競品分析,競品分析的目的告訴我們為什么做競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