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最會寫作的護士:一手救死扶傷,一手詩與遠方,謀生又謀愛!
文/情魚
朋友在人的一生中是極其重要的,最近我仔細想了想我每個階段的最好的朋友,他們總是讓我看到閃閃發光的自己!
當我只顧做事的時候,他們及時而又寶貴的建議幫我調整方向,同時從他們口中,我了解到了叔叔阿姨對我的評價和期待,從而更好地認識了自己,甚至是做到了舉一反三,在重要的時刻實現彎道超車!
最近,我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些卡點,趕緊找到好朋友溝通,回憶一路走來的種種,不知不覺聊了三個多小時!
從大四開始,我在七百位報名的文案寫手里面脫穎而出,成為了暢銷書作家李菁的編輯,讓我意識到與生俱來的對文字的敏感度就已經具備了獨特的優勢。
這早已在學生時代體現——大二時就有文友由衷地夸贊我是一個有寫作天賦的人!
工作以后跟著一位寫作大咖一對一學習,他坦言當初看我文章的第一眼就被吸引了,文如其人,“以情動人”,天然散發著一股靈氣,于是有了“情魚”這個筆名!在接下來的半年里,他傾囊相授,循循善誘,告訴我要走屬于自己的路!
回憶到此,好友直言我具備了帶學員非常重要的品質——真誠、善良、親和力,正是這樣,曾經的學員至今和我保持著聯系并一如既往地支持著我。我的眼神里充滿了美好和期待,兩年前如此,現在的更是如此,是時間和經歷教會了我一切,讓我更具慈悲心。
看著最新的寫真照,朋友不禁發出了“眼睛真的是心靈的窗戶”這樣的感慨!
確實如此,溫柔清澈的眼神,真摯有力的文字,打動著無數文友的心,今年開始,總有人說我哪句話、哪些經歷照見了他們的同時,也讓他們更加了解我。
相似的經歷和心境,讓原本陌生的我們跨越身份、時間和地域相遇!
而護士這個職業,更是為我帶來不可估量的價值!
早在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實習的申請表里我就寫到:“護理面前人人平等,我既不會因為對方的貧窮和平凡讓工作質量大打折扣,也不會因為對方顯赫的身份和地位感到羞澀”,在臨床工作中也是一直堅守著這樣的原則!
我生性善良,從實習開始,總是在工作中不自覺紅了眼,這一切恰如其分地記錄在了我的實習周記里。
工作以來,從青澀的新護士成長為獨立的年輕護士,切身體會到賺錢的不易、生存的壓力和親人的離開,得到了多方支持,變得更加感恩知足和溫柔體貼。
過往種種,使得不善言辭的我,總是散發著善良、簡單、溫柔的氣質。
我很年輕,除去成長經歷,護士這份工作也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收獲:體驗到多家不同醫院的文化、遇到曾是資深記者的患者指點我的文筆、護理到在電影里出現的人物、得到工作三十多的護理前輩的引導、開始涉獵心理學研究……
從去年八月份定科ICU,我護理到科室首例燒傷患者,系統掌握了腦梗患者的專科護理,重溫了腸梗阻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要點,從臨終患者聯系到身心靈成長,當其他科室的老師來看望病危的家人,我能給到感同身受的安慰……
就在前幾天,我護理到了參與長津湖戰役的老戰士,交接班時老師特意提到了這些,還說“你不是去看了《長津湖》這部電影”,當時內心一顫,后來才意識到他這是在給我提供寫作素材!
工作不到三年的我,經歷如此豐富,前段時間在一位專業編輯老師的提醒下,我發現了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并專門去學習了如何寫好一個故事。
學習的過程中,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我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曾經寫過的二十萬文字當中,腦海中自然浮現起學生時代學過的《送東陽馬生序》、《馬說》、《黔之驢》、《冬夜讀書示子聿》、《春江花夜月》、《羊脂球》等內容,雖然現在不能完整背出來,但清晰記得老師講課的樣子、我當時的心情和學到的知識點!
“當所學的東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這是心理學家斯金納在《新科學家》雜志上發表的言論。
現在我領悟了這句話!
如果你把學校教授給你的一切知識都忘記了以后,剩下的那部分內容就是教育,我們的生活就是去運用剩下的內容去思考,去迎接并戰勝困難,去開創我們的事業,去追求我們的美好生活。
知識長期不用會忘記,能力卻可以沉淀下來;灌輸想法很容易忘記,但是教育的熏陶卻可以長久沉淀下來。我們剩下的內容越多,那么就說明教育是越有效果的。
回憶至此,朋友說,以后你就一直使用自己的真名吧,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叫“嬌嬌”的女孩子,但知性溫柔、善解人意、擁有寫作天賦又是護士天使的嬌嬌有且只有一個,你的姓氏(我姓翟)更增加你名字的獨特性!
一下子,我茅塞頓開!
關于自我,山本耀司的話說的很對,”自己 " 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么,反彈回來,才會了解 “自己”。
所以,自我并不是憑空生出來的,它是在自己和外界反復碰撞的過程中形成的。
感謝我的朋友幫我更好地認識了自己,也感謝善于總結和思考的自己。
曾經連數字3和5都寫不好的人,在跌跌撞撞和笨拙摸索中,當過優等生和“差生”,后來找到了天賦所在,還在學生時代的不同階段把所有科目考過滿分。
如今走出了一條工作與愛好相結合的道路,一手救死扶傷,一手詩與遠方,謀生又謀愛!
希望未來的我成為“最會寫作的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