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也許是初中時期,在耳畔常常回蕩‘郭敬明’,‘韓寒’……等一些80.90后耳熟能詳的青年作家,這在當時也是紅遍大半個中國的節奏,緊接著,從文字到大量的印刷再到個人簽售會再到之后被搬上熒幕……。這些階段也是媒體不斷進程中的發展鏈條。
而我,身為90后的大眾青年,也在那股熱浪里慢慢的在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一直到現在,雖然還未破土,但我期待它發芽的那天,因為我們總要窮盡一生去追尋。
咳咳,有點遠了。額,其實就是這樣,因為熱愛才會長遠,不然那些當初小小的密密麻麻怎么會搬上熒幕?
文字也是文學的一部分,當然文學又是電影的一部分,而生活又把它們涵蓋了,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特別于點滴間。
喜歡電影,不是因為電影能賣錢,而是它可以‘‘造夢’’,有次,我開玩笑對我一個九歲的弟弟說,你將來要不當演員吧。他虎頭虎腦的說著當演員?我說,對啊。你看,當演員可以演很多角色,可有意思呢。然而,在九歲孩子的世界觀里大概概念還是模糊一片吧。
但是在我的價值觀里,我認為電影絕對是藝術里最必不可少的一門技術,它貼近于我們的生活,像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里面看到自己的過去,未來,當下,可以穿越時空也可以回到過去,甚至可以持續同另一個時空去平行思考,這難道不是它精彩所在嗎。
電影,絕對不是一件隨便拍拍的是兒,它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時間,人力,物力,一部好的作品,不管前期后期都要精心制作儲備,策劃歸整。而最重要的還有劇本和演員的相互磨合,劇本寫的再好,表達的效果不盡人意也是白搭,除此之外,還要有聰慧領悟性高的頭腦,導演更是重要核心人物,因為你要給演員講好,讓她領悟到,一起搭配,融合,才能慢慢盡善盡美。
我之前在網上翻閱到中國排名前十的中國知名導演,(排名出自網友)。
有王家衛,張藝謀,馮小剛,周星馳……相比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都有其成功的代表作。
可氣的一點,前十,全是男導演!我不明白,為什么沒有女導演?
是因為女子本弱?當然我非常不認同。下面這個網友回答倒是還勉強。
雖然如此,可是還是希望熱愛的東西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當下的風潮是‘短視頻’流行,但是來的快,去的也快,它只顧著接應浮躁的社會潮流,卻并沒有在人們心底留下什么真正重要有價值的東西,而好的作品,卻是不止讓觀者心里激起朵朵浪花漣漪,更能從中吸取知識或是別的更多有價值的意義所在。
我想這是門深奧藝術,不是任何人所能一探究竟,需要原始的積累,不止生活點滴,還有升華出來的一些重要內涵。而短視頻很難做到。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不斷追尋的過程中,汲取,積累。藝術不是信手拈來,也不是悠柔造作。它是最純粹,本真的生活藝術。
好的作品,是用心釀造的佳酒,是虔誠信仰的梵衣,是甘醇久遠的香茗,經得起回味,經得起沉淀。
要說什么是最好,時間最能告訴你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