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以前的同事在朋友圈發文:“開啟我的第二職業,店鋪裝修中”,配了一個裝修視頻,問后得知她加盟了一家治療近視的店。當時并沒多想,以為她投資和別人一起做的,今天才知道她自己創業了。
上午她打電話過來,說她接了一個項目忙不過來,讓我幫她忙。聊天中才了解到她目前也沒上班,偶爾接個項目做,最近才開始弄的這家店。
我們聊了半天,她說:“以前我們在單位接觸人太少了,猛一下踏入社會真的有些不適應。但是最近接觸人多了,感覺世界真大啊。”
給我打電話的時候,她正開車去學習按摩手法,他們的治療方式就是按摩加中藥調理。她告訴我,前段時間考察市場,跑了好幾個城市,很多家店鋪,最后才定下來的。雖然是電話交流,可是言語中我能感受到她的成長和變化。
說起我們的工作性質,需要長久面對電腦,不停地操作鼠標畫圖計算。工作量大的時候一坐就是半天,接水的時間都嫌浪費,一天下來腰酸背痛,握鼠標的手發麻,肩部疼痛,還有面部發黃,這是女同事特別在意的。很多同行都得了職業病,定期按摩減輕關節疼痛。
除了身體的勞累,同事大多數都是不善言辭的,專心工作的時候很少與人說話,一個不留神可能就出錯了,算錯賬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錢啊。按工種來說的話,我們也算技術類的,所以對于穿著打扮不太注重。
我們接觸的都是蓋房子的勞動人民,雖然是坐在舒服的辦公室里,可是偶爾也需要去查勘現場,工作才能做的更好。我曾經就發現一個怪圈,看一個女性的打扮,大致都可以猜出是我們的同行,真是奇怪的很。
我想大概這也是職業病吧,曾經有個與我對賬的年輕小姑娘噴了香水,那幾天我們被熏的難受之極,她成了我們辦公室的談資,因為這種個例太少見了。
近幾年我們的行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步入中年人行列,要不要轉行呢?自從去年離職到現在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同事夫妻倆人工作性質一樣,所以她說她得提前轉,以防倆人都失業。目前她在慢慢轉,原來的工作變成了副業偶爾做,開店當老板將成為她的主業。
聊天過后我羨慕她飛速的成長,也為她的轉變感到高興。同時我也要開始行動了,先在熟悉的領域兼職做,再探索第二職業。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要發掘自己擅長和喜歡的方面,慢慢學習積累,希望有好的發展。
有些人覺得這輩子還是要折騰一下,有些人卻習慣安穩的生活,不想冒險。殊不知疫情剛來臨的時候,很多大企業都在裁員降薪。包括我們行業,大公司年齡大的幾乎都沒有競爭力,特別是女性,好像普遍認為有家庭的女性就失去了工作的動力。
我當時就在想,那些年齡大的女性該去干嘛呢,難道回家相夫教子嗎?她們屬于新時代的女性,她們在一個家庭中占據半邊天,她們怎會甘心呢?
我的朋友她老公工資還不如她高呢,她幾乎成了家庭的支撐。上次一起出去玩,聊到工作,她告訴我不出意外的話,她打算在公司熬到退休呢,我當時嗯了一聲。我們都不知道意外會不會發生,也不清楚它什么時候發生,為了安全考慮還是要有個第二職業,更有保障。
越來越多的人都有了第二職業,他們利用工作之余,學習寫作,畫畫,甚至有人投資開店做生意。這是個學習的時代,需要我們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接觸新知識,嘗試新行業。我也要趕上這趟列車,開啟我的第二職業!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