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本書《別跟我說你懂日本》是在去日本的飛機上開始閱讀的,因為之前的經驗是旅途中有太多的時間是在輾轉各地的交通上度過的,所以一本書正好是用來打發車上的無趣時間,可是沒有想到竟然一直都么有合適的讀書時間,白天忙于看人看景,晚上忙于買買買,所以這本書一直斷斷續續了半個月才讀完。
? ? 作者是在日本長期生活的中國人,這本書就是將他在日本生活的感悟寫下的隨筆,與我所見所感都有所出入,但是我想日本的六天之行還是太過去倉促,體味一個民族的性情,體驗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六天還不足以來客觀陳述它的樣子,所以雖然感覺這本書出版到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年代,但是也可以感悟到在旅行中無從知曉的二三事來。
讀書
? ? 日本人喜歡讀書,可能也是出于對于目前中國國內普羅大眾已經不太讀書的感懷,關于讀書這點在書里做了很大篇幅的介紹。在此次日本之旅中沒有感受到他介紹極其方便的圖書館還有浩如煙海的館藏,倒是看到無論是在搖晃的公交或是地鐵上都有人在看著書,而且都是小部頭,豎體文字,相較于國內不免有些感慨。我們是知道看書這種行為是對于自己有益的,但是卻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與當下的環境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每當在公共交通上看見有人赫然拿著一本書,而其他人卻捧著手機的時候,這樣的畫面總覺得有一些變扭在里面。如果日后看書也是交通過程中自然而然的首個選擇,那也是一種進步吧。?
? ?在日本看到的人讀的書大多是小部頭的書,A6版面的大小,有點像當初讀的言情小說,可是竟然有一次在地鐵上看到小孩子讀的書封面上赫然寫著中文“三國志”,三國志可是正經的史書而非三國演義可讀性更強的小說,很多中國人都不能讀得了的史書在國外竟然小孩子在讀,當時覺得特別驚訝,后來在書里得知原來日本人也學古文,將中國分為近代和上古。他們推崇上古卻忽視近代中國,有著自相矛盾的割接,不過也解釋了為何一個小孩子竟然會在地鐵上捧著《三國志》。
? ? 作者也提出對國內普遍書本設計都是用大部頭大開頁的不滿,因為讀書就是越拿在手里越容易讀下去,但是國內普遍感覺越大越好,似乎版面越大書本越厚,知識分子的榮光越是散發,不知道作者知不知道某寶上還有很多四大名著的賣的裝飾品。
家庭關系
? ? 日本與中國雖然有著同樣的起源,但是卻是兩個迥然不同的名族,日本人的群體性意識特別強,樂于加入各種各樣的群體,參加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但是在家庭中父母與孩子卻有著類似西方的關系疏離,而在國內就是截然相反的情況,我們可以不參加集體活動,但是卻有著與生俱來的家庭觀念,很多小孩與父母之間的關系不會因為子女成家立業而有所減弱,有的時候會一直延續直到死,這種家庭的緊密關系下小孩可以在父母的隱蔽之下得以最多的資源和關懷,但是小孩長大成人之后也會有著附帶而來的對于長輩的責任和束縛。中國式婚姻里有著太多外國人所不能理解的逼婚和婆媳大戰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 ? ?書中還介紹了日本家庭關系的淡薄,歷史中還存在棄考現象,所以在日本的老人家都會極力保持旺盛生命力,在骨子里拒絕變老。他們重視社會關系和角色,重視個性的張揚和發展,不會太注重家庭關系和親戚關系。所以日本老人家很多都滿頭銀發還在路邊開車出租車,有的是在站臺和景點的引導員,有的是和一群老人團體成群結隊作畫攝影,在我們看來是退休享清福的年紀仍然表現出是活力滿滿繼續燃燒自己余熱的感覺。
? ? ?每一種文化的存在總是有其優劣的,當然日本的注重規格和集體的文化對于整個國家來說一般會促使它往高效和精深發展,但是書中所介紹日本人臥軌事件以及很多日本人的壓力過大的情況,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庭這層關系的淡漠,關系就是一種很微妙的存在,有的時候它會成為一種壓力,但更多時候它會成為一種慰藉,中國數千年發展下文化的精華和糟粕都有,這家庭中的微妙關系無疑是精華的存在,一宗承載和傳承,綿延下去不竭的源泉。
教育
? ? 書中介紹日本教育有一個重點培養對象是對于美的教育,這點也是從小開始培養的,都說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相較于國內重視的應試教育,日本對于感受美的教育就顯得可愛得多,對于美的追求以及對于時間感受也是獨一無二的,正如看那櫻桃飄落那一瞬間從繁茂到凋零的壯烈之美,也能夠感受到事物在時間在一分一毫消逝中的熱烈。這種美的感受曾幾何時變成一種奢望,我們無法感知這份自然呈現的美感,而更多的是想要在朋友圈不斷的展現出這份被別人所認可的美,收獲無數的贊和羨慕,所以當時當刻的自然之美,只有記錄下來成為朋友圈的一則狀態才是最美,否則沒有意義。突然覺得有點可惜和無奈,因為自己就是這般,未能免俗。
? ? 日本之行中,正值全國各地學生修學旅行的階段,日本各地的學生似乎都涌進了各大景點,成群結隊瘋狂猶如外地游客,偶爾看到他們的留著一行行問題的作業本,他們的老師會帶著一小隊學生在一尊石像之前講解很久,有的小孩子還會在一邊作畫,我無法欣賞的這個石像的美,也無從考究石像的歷史,但是小孩子在熱鬧的人群邊認真作畫的一幕還是挺深刻的,或許在他們眼里那些美好的值得紀念的東西不光用照片的方式可以記錄。
? ? ?日本強調的一直是以強者為尊,想想我們國內就大致可以想出這個詞的例子,但是我卻在日本看到盲道不會被任何道路阻斷或者被人為占用,每一個地鐵口都有自動電梯方便老弱病殘或者有行李不便的人,也偶遇一個做輪椅的路人想乘坐公交車,公交司機將車上就有的設施鋪開方便其上車,看見一些智力有問題的小孩乘坐學校校車來到景點,自動升降機將其輪椅和小孩平平穩穩放到地面,老師親吻了小孩的面頰,我覺得這樣的人性化和溫暖的設施實在是弱者也能夠獲得生存的尊嚴吧。
? ? 其實還是對日本知之甚少,也對日本并無太多的興趣,雖然也會看日劇,但是總覺得不同的文化之間有著難以理解的隔閡,或許更含蓄更內斂,的確是不懂。但是此行之后,才發現日本之所以在戰后得到長足的發展成為一個各地旅人都紛至沓來的地方,的確是有它的優勢??吹竭@本書之后,才會覺得這樣的還有這等事,一點沒有看出來,譬如相撲文化;譬如學習外語熱;譬如日本人的兩面性以及排華。
? ?以上可能是一葉障目的片面之詞,但也是所看所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