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齡的增長,不代表智慧的增長
智慧不一定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也不意味著,你犯的錯會越來越少。
你想要變得越來越聰明,就必須不斷地學習。
時間會帶走很多東西,但它一定帶不走你成長的痕跡。
如果你一直保持著不斷學習的習慣,隨著你逐漸地成長,逐漸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那么你也會變得,對這個世界更加寬容。
也許會有很多人反駁,套用他們的一句話,就是“我懂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他們只是不明白,這些道理,他們看了,記住了,卻并沒有真正地,記到腦海里,記到心里,爾后,內化成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知道”和“做到”,這兩者之間的距離,比一光年的距離還要大。
02 擁抱那個,內在受傷的小孩
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接受現實,接受那些,看起來并不怎么美好的現實。
在我們年幼的曾經,我們弱小的身體,無法改變任何事情。
無論是年幼時父母的分離,還是成長路上來自同齡人的孤立,都是心口上,難以磨滅的傷痕。
也許,曾經對這個世界失望,甚至絕望。
也許,曾經漠視這個世界,甚至漠視這世上的每一個人。
可是,我們現在已經慢慢地長大,我們有能力,去改變一些事情,一些,我們曾經覺得,無能為力的事情。
我想微笑起來,抱抱那個小孩,那個心底深處,遇到傷心事卻毫無辦法,只能躲起來,偷偷抹眼淚的小孩。
我想擁抱那個,內在受傷的小孩。
我想,同我那曾經糟糕的過去,和解。
我不會讓我的這一生,永遠沉浸在這個,讓我痛苦的回憶里。
我不會讓痛苦控制我的心靈,然后壓垮我的一整個生命。
我的未來,會比我的曾經更好。
03 只有死魚,才會順流而下
魚群洄游,從來都是逆流而上。
為什么呢?
因為上游,空氣和光線都更加充足,對魚群來說,更有吸引力。
而且,逆流而上,其實也是在和湍流作斗爭。
在與湍流激斗中,作為一條魚,魚鰭和魚尾在不停的擺動中,變得更強壯。
逆流而下,雖然容易,這同時也意味著,水壓更強,空氣更少,對一些魚類來說,難以生存。
這種生存法則,注定了這樣的生活習性。
在我們的人生中,會遇到許多許多的困難。
此時你要做的應當是積極的去解決它,而不是像鴕鳥一樣,把頭伸進沙堆里。
如果你不去打敗他,那么他總會回來,而且會一次又一次的卷土重來,直到你無能為力地,被打敗為止。
但是如果你勇敢地去面對它,去戰勝它,那么它只會是你人生路上,一個小小的阻礙,而且是被你打敗的阻礙。
你唯一要做的,只是昂首挺胸地繼續前進。
04 懂得放棄,也是一種及時止損
就算放棄也沒有關系。
有時候,不放棄未必是一種美德。
如果是在你已經喪失全部的熱情,而你始終苦苦堅持的理由,只是因為害怕被別人瞧不起,覺得你太輕易放棄的話,那還不如放棄。
因為此時的你,已經放棄了向上的動力,你能做的,只是掙扎,再掙扎。
就像一條脫水的魚,明明已經被放在案板上,可是還是覺得不甘心,勉強揮動著自己的尾巴,想要再掙扎一下。
何苦呢。
還不如趕緊轉換你的陣地,也許還能從頭再來。
與其苦苦支撐,直到山窮水盡,倒不如擦亮你的眼睛,尋找下一個機會。
05
倘若有一天,你驀然回首,你的智慧,是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愈加深邃,你的眼界,是否變得愈加寬廣?
你這一生,你是否能夠對自己說,我盡力了,我了無遺憾。
你的心境,是否已經變得超脫豁達,你曾經的經歷,是否也再傷害不了你?
你的經歷,不再是你的傷疤,而是你的勛章。
當你成就了自己,向這個世界證明你自己,讓它成為你的勛章,而不是傷痕。
別做一條死魚,這只會讓你更快地沉底。
奮力向上游吧,就這樣,你才可以看到美好的陽光,品嘗新鮮的食物。
你讀過的道理,都會藏在你的言談中,你的舉止中。當你的一舉一動,都在默默遵循,這些大道至簡的道理時,你的生命,就會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內在受傷的小孩”概念來自胡明瑜的情緒管理36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