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Core框架主要是用來實現iOS與H5的交互。由于現在混合編程越來越多,H5的相對講多,所以研究JavaScriptCore框架是相當有必要的。
一、JavaScriptCore框架幾個常用的類
首先導入JavaScriptCore框架:
#import <JavaScriptCore/JavaScriptCore.h>
JavaScriptCore框架對外暴露的類非常少,只有5個類,分別是JSContext,JSValue,JSManagedValue,JSVirtualMachine,JSExport,其中最核心的是JSContext和JSValue。
JSContext是JavaScript的運行上下文,他主要作用是執行js代碼和注冊native方法接口;JSValue是JSContext執行后的返回結果,他可以是任何js類型(比如基本數據類型和函數類型,對象類型等),并且都有對象的方法轉換為native對象;JSManagedValue是JSValue的封裝,用它可以解決js和原聲代碼之間循環引用的問題;JSVirtualMachine 管理JS運行時和管理js暴露的native對象的內存;JSExport是一個協議,通過實現它可以完成把一個native對象暴漏給js。
下面具體介紹一下5個類:
JSContext:
JSContext代表一個JavaScript的執行環境的一個實例。所有JavaScript執行都是在上下文內進行,上下文可以理解為Object-c和JavaScript的連接橋梁。JSContext對象就是JavaScript代碼執行的環境,也可以理解為作用域(也就是所有的JavaScript執行操作都將在JSContext中發生)。
JSContext也用于管理JavaScript虛擬機中對象的生命周期,每一個JSValue實例都將與JSContext通過強引用相關聯。只要JSValue存在,JSContext就會保持引用,當JSContext中所有的JSValue被釋放掉,那么JSContext也將會被釋放,除非之前有被retained。
JSValue:
JSValue可以說是JavaScript和Object-C或Swift之間數據互換的橋梁。為了在原生代碼(native code)和JavaScript代碼之間傳遞數據,JSContext里的不同的Javascript值都可以封裝在JSValue的對象里,包括字符串、數值、數組、函數等,甚至還有Error以及null和undefined。我們也可以使用JSValue創建JavaScript對象來包裝原生自定義類中的對象,或者通過原生的方法或block來提供JavaScript函數的實現。
每一個JSValue實例都是來自于JSContext,JSValue則包含了對context對象的強應用,這點需要特別注意,如果不注意可能會造成內存泄露。當我們通過JSValue調用方法時,返回的新JSValue跟之前的JSValue是屬于同一個context的。
JSValue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接收JSContext執行后的返回結果,JSValue可以是js的任意類型,例如,js中的變量、對象以及函數。例如我們需要從JSContext對象中接收到一個變量。
首先在標簽中我們定義了一個字符串變量: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 ? ? var myObject = "myObjectString";
</script>
在OC代碼中(其中self.context代表著已經初始化完成的JSContext對象):
- (void)webViewDidFinishLoad:(UIWebView *)webView
{
? ? ? JSValue *myObject = self.context[@"myObject"];
}
如果需要在OC中使用JSValue對象,需要適當的轉換一下類型,框架提供了很多方法。上面的例子打印如下:
NSLog(@"%@",[myObject toString]);
JSManagedValue:
JSManagedValue是JSValue的封裝,用它可以解決JS和OC代碼之間循環引用的問題,JSManagedValue最常用的用法就是安全的從內存堆區里面引用JSValue對象。如果JSValue存儲在內存的堆區的方式是不正確的,很容易造成循環引用,然后導致JSContext對象不能正確的釋放掉。
不要在需要被暴露給JavaScript的原生對象中存儲一個non-managed JSValue。因為JSValue對象將引用JSContext對象,這種行為將導致循環引用,阻止context被釋放。
JSVirtualMachine:
一個JSVirtualMachine對象其實代表著一個JavaScript對象空間或者一組執行資源。使用這個類有兩個目的:支持JavaScript并發執行、為JavaScript與Objective-C或Swift的過渡添加管理內存對象。
JSExport:
這是一個協議而不是對象。正如名字含義一樣,我們可以使用這個協議暴露原生對象,實例方法,類方法,和屬性給JavaScript,這樣JavaScript就可以調用相關暴露的方法和屬性。遵守JSExport協議,就可以定義我們自己的協議,在協議中聲明的API都會在JS中暴露出來。
我們把一個native對象暴漏給JS,指定native對象,比如我們指定native對象就是自身:
self.context[@"native"] = self;
默認情況下,OC類的所有方法和屬性都不會被暴露給JavaScript,所以必須要選擇要暴露的方法和屬性。對于類遵守的任意協議(protocol),如果該協議包含了JSExport協議,則JavaScriptCore就會認為這個該協議中包含的方法和屬性列表是暴露給JavaScript的。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在JavaScript調用OC類的exported的方法和屬性。
二、JavaScriptCore中JSContext對象的初始化
在進行iOS與H5的交互之前,我們需要做的是對JSContext對象進行初始化的設置,是在webView的- (void)webViewDidFinishLoad:(UIWebView *)webView這個代理方法中進行的,前提是需要對webView進行初始化以及設置代理。下面是對JSContext對象進行初始化設置:
- (void)webViewDidFinishLoad:(UIWebView *)webView
{
? ? ? //對JSContext對象進行初始化
? ? ? self.context = [webView ? ? ? valueForKeyPath:@"documentView.webView.mainFrame.javaScriptContext"];
? ? ? //驗證JSContext對象是否初始化成功
? ? ? self.context.exceptionHandler = ^(JSContext *context, JSValue *exceptionValue)
? ? ? {
? ? ? ? ? ? context.exception = exceptionValue;
? ? ? };
}
三、JavaScript調取OC代碼
JavaScript調取OC代碼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使用block,另外一種是使用JSExport協議。
block方式
block方式比較簡單,但是要注意防止循環引用。
1.不帶參數的函數調用(不需要從網頁那邊有參數的傳值),如下:
HTML文件中<body>標簽代碼:
<button onclick="myAction();" style="">點擊按鈕返回上一個頁面</button>
OC中在- (void)webViewDidFinishLoad:(UIWebView *)webView方法中對block塊進行代碼實現:
??__weak typeof(self)temp = self;
self.context[@"myAction"] = ^(){ ? ?
? ? ? ? [temp.navigationController popViewControllerAnimated:YES];??
};
2.帶參數的函數調用,通過頁面的傳值,把H5標簽的值作為參數進行傳值操作,并且調用OC的block進行打印:
HTML文件中的<body>標簽代碼(一個輸入框,一個按鈕):
<input type="text" id="param" placeholder="請輸入要傳的值" />
<button onclick="textStr(document.getElementById('param').value);">打印傳值信息</button>
在OC的代碼中實現以下block函數,其中string參數就是網頁中傳過來的值:
self.context[@"log"] = ^(NSString *string){
? ? ? NSLog(@"%@",string);
};
JSExport協議方式
通過實現JSExport協議方式進行OC與JS的交互,沒有參數的函數調用:
我們在HTML文件中創建一個按鈕用來調用OC中JSExport協議方法:
<button onclick="native.myPrint();">調用oc的myLog方法</button>
把native對象指定為當前控制器,也就是自己。在- (void)webViewDidFinishLoad:(UIWebView *)webView方法中實現:
self.context[@"native"] = self;
寫一個繼承于JSExport的協議:
@protocol WebExportJSExportAs
(myPrint ,
- (void)myPrint :(NSString *)string
);
@end
說明:myPrint是函數名稱,- (void)myPrint :(NSString *)string是OC的協議方法,Selector必須要有參數
讓當前的控制器遵守協議<WebExport>,實現代理方法:
- (void)myPrint :(NSString *)string{
NSLog(@"通過實現JSExport協議方式進行OC與JS的交互");
}
四、OC調用JavaScript函數
在HTML文件創建一個帶有id的標簽和一個JavaScript函數:
<b id="changeLabel">通過OC改變改標簽文字</b>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 ? ? function changeLabelAction(obj) {
? ? ? ? ?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hangeLabel').innerHTML = obj;
? ? ? ? }
</script>
OC代碼,在OC中添加按鈕,點擊方法-(void)btnDidClick,在此方法實現:
//通過JSContext對象獲取到JS中的對應函數并且使用JSValue對象進行接收
JSValue *changeLabelAction = self.context[@"changeLabelAction"];
//通過使用- (JSValue *)callWithArguments:(NSArray *)arguments;進行JS函數的調用
[changeLabelAction callWithArguments:@[@"OC調用JavaScript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