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卡迪娜
幾乎沒有家長從孩子剛開始學習舞蹈,就準備讓孩子踏上專業道路。可事實上,很多的舞蹈培訓機構的課程都如出一轍:不論多大的孩子,開始學習舞蹈的第一課都是練習壓腿,壓胯,下腰等所謂的基本功,結果是讓孩子笑著來上舞蹈課,哭著離開舞蹈班。
說到舞蹈基本功,相信不少的家長對它存在很多誤解,大部分都會認為舞蹈基本功就是壓腿、下腰、踩跨,其實這些都是舞蹈技術層面的,然而舞蹈基本功其實是分很多方面的,比如肌肉的控制能力,舞臺的表現力,動作的規范性等等。很多家長朋友總是把孩子基本功練得好壞與孩子跳舞的好壞看成正比。其實舞蹈更多的是需要一種美的感覺和情感的抒發,而練習基本功只是為了更好的幫助舞者打開身體的各個關節,在舞蹈過程中有更大的活動空間,完成動作更準確,更到位。事實上,很多學習跳舞的孩子,還只是在舞蹈的一種萌芽狀態,只是把舞蹈當做一種興趣來培養,此時的舞蹈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業余的練習,應該把培訓的重點放在對舞蹈興趣的培養以及動作協調性的練習上。
那么,在這個基礎上去看孩子練習基本功時,最初要解決的就是基本的坐、站、立、行、蹲、跳等姿態。對于六歲前的幼兒來說,優美的旋律和趣味性的動作模仿是培養舞蹈興趣的一個起點,并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處于身體發育期且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如果在這個階段不斷的重復壓腿、扳腰等動作,一是過早的進行枯燥單一的訓練會讓孩子產生疲勞感,二是外力按壓不僅會讓孩子有疼痛感,產生學舞蹈很苦的認知,從而害怕舞蹈,放棄舞蹈,而且如果訓練方法不得當,很容易對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傷,成為父母終身的遺憾。那么在4-9歲的階段,主要通過各種兒童舞蹈、律動、小劇目來培養孩子的舞蹈興趣、體態氣質和身體協調性并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規矩就可以了,經過這個階段的鋪墊,當孩子進入9歲后,再進行科學系統的基本功練習,不僅保護了孩子對舞蹈的熱愛和興趣,也能準確的理解老師的意圖,經過2-3年的綜合性訓練后,基本可以看出她到底是否合適將來從事專業舞蹈的道路,但如果家長并沒有希望孩子從事專業發展,那又何必讓基本功抹殺了孩子學習舞蹈的興趣呢?舞蹈是一個美麗而又殘酷的事業,我們不希望讓一個3、4歲的孩子剛接觸到舞蹈時就看到舞蹈最殘酷的一面,而是希望通過舞蹈帶給孩子們美好和快樂!
總之,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面對孩子學習舞蹈過程中的表現,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盲目攀比,我們只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孩子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也要鼓勵他們,認可他們!讓孩子健康快樂的去學習比什么都重要!
“老師,為什么不給我家孩子不嚴格的練基本功”!
小編想這個問題對于每個有孩子學習舞蹈的家長以及舞蹈教師來講再熟悉不過了。
有個老師和小編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天家長送孩子來興趣班試課,下課后第一個問題是:老師你練習的基本功太溫柔了,我想讓孩子多學基本功,而不是游戲游戲一節課就過了。
這些例子我想作為舞蹈老師都會碰到,并且逐年增加,而我舉得例子都是3-6歲的孩子們。現在競爭壓力大,誰都不想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大多數家長眼中,舞蹈慢慢變成了基本功,舞蹈跳的好與否,也取決會多少有難度的技術技巧。
而不著重練習基本功的老師是不負責、不會教、不專業?
那家長們又是否了解作為一個舞蹈教師,6歲以下的孩子相比6歲以上的孩子更為難帶,因為我們的課堂不可以不生動、不可以無聊、要讓孩子們的注意力放在教師身上,孩子們在這個年齡段注意力還比較不集中,我們所安排的課程內容基本功等等都需要借助游戲以及故事等形式呈現在課堂,以便孩子們容易理解,容易記憶。
我們備課的內容時間與精力實際上比大班要花費的多的多。課堂既要有內容,又要生趣,更要讓孩子們記得學的什么,應該注意什么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就于3-6歲的孩子,孩子的身體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8CM,身體的各個部位比例也發生明顯的變化,而下肢發育相對較快,孩子骨組織中的水分和有機物質多,無機鹽少,所以使得骨的彈性較好但堅固性較差,所以孩子的骨容易發生彎曲和變形。
孩子的關節軟骨較厚,關節囊、韌帶的伸展性大,關節周圍的肌肉細長,活動范圍大于成人,但關節的牢固性差也比較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就容易受傷而并不容易發現。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不論是北舞、舞協、歌舞劇等等幼兒教材中,6歲之前都沒有嚴格的去要求軟度和技巧,正是因為她們身體的原因。
我相信只要是認真負責的專業舞蹈老師,都會明白在這個年齡段,以啟蒙孩子們對于舞蹈的興趣為主,基礎的基本功當然不會落,但我們會慢慢的循序漸進的進行,并不是一上來就壓、搬、耗、撕。
前段時間舞蹈群里還在討論為什么現在家長都很在意孩子們的基本功,覺得下腰搬腿、軟翻等等是檢驗教師學習質量的唯一標準。這讓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有些無奈。孩子們4歲學習舞蹈,一個學期看到孩子還在練習最基本的基本功時,就忍不住了,以質問的口吻問老師:“怎么學了這么久,還是這些基本的,怎么感覺沒有什么進步?”
我們來算一下,按一個學期32節課算,一節課90分鐘,一學期2880分鐘,48個小時,還不算中間休息與排練小舞蹈興趣組合與請假的時間,一學期滿打滿算才上了兩天的舞蹈課。既然是專業的舞蹈老師一定會根據孩子的身體條件骨骼發育來安排上課的流程與教案。
不論學什么,基礎是根,何況孩子們還這么小!到了一定的年齡孩子們的身體素質骨骼發育達到要求了,我們舞蹈老師自然不會“手下留情”,因為我們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優秀并且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說了這么多歸根到底,問題就落在家長到底希望孩子們在舞蹈中學到什么?拋開往高、精、尖發展的少數人,并且這些少數人的難度技術也并不適合在6歲以下開。
我想大多數的家長單純的希望孩子能有氣質、有舞感、聽到音樂可以翩翩起舞,能在眾人面前自信的展示自己,能從舞蹈中鍛煉孩子堅持的韌性。出發點如此的美好,那為什么有時要為難孩子們呢??
作為舞蹈老師,我們都希望把真善美的種子種在孩子們心里,希望在舞蹈課上看到孩子們開開心心的跳舞,對于3-6歲的孩子簡單基礎的基本功當然是需要練習,但是更重要的是啟蒙這一顆顆未來的種子,讓舞蹈成為孩子們的朋友甚至知己,讓它去表達情感。
注意孩子身體的生長
因為孩子們正好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這個時候讓孩子們學習舞蹈,最關鍵的還是關注身體的生長,比如,在訓練當中應該注意孩子的骨骼的生長,肌肉的發育等,舞蹈學習的強度,應該符合孩子們生長發育需求,而不能造成壓力。
舞蹈基本功動作的訓練
關于幼兒舞蹈動作基本功的訓練方法,老師的教育非常關鍵,一定要記住,不應照搬在幼兒的身上。但幼兒可以做一些站姿、坐姿簡單柔韌性的練習。在這些動作練習的教育中,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們坐在地面上劃劃小船;做做小元寶,趴地上做小燕子飛;躺在地上做做腿的延伸和勾繃等。
注意孩子的心理發展
我們在舞蹈基本功的訓練中,關注的不僅是孩子們的身體生長,更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心理方面的發展,要引導孩子對舞蹈學習產生積極的心理,當孩子出現沮喪等情緒的時候,老師一定要積極引導。
如果孩子真的對舞蹈不感興趣,那就別學了。
但興趣,除了那些天生就對某個領域很有感覺的孩子之外,其實都是由身邊的人和事傳達給她們的,也就是有媽媽們帶來的。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學舞蹈,那在她還小的時候,就可以多放放音樂,找找對音樂的感覺,大一些可以看看優美的舞蹈節目,讓寶寶自己跟著節奏舞動!
希望在孩子6歲之前學舞蹈的孩子家長們不要急于求成,給孩子們一個自由舞蹈,感受舞蹈的空間。久而久之,心中舞蹈的種子發芽了,她自然就成為了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這也正是舞蹈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