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跟大家分享一些讀書心得。
這段時間,我同時在讀五六本書。包括一本小說、一本理財書、兩本心理學書、還有兩本時間管理書籍。同時讀這些不同類別的書,它們在我腦子里起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給我帶來了極美妙的體驗。
有意思的是,在我讀《奇特的一生》時,我發現主人公柳比歇夫(蘇聯科學家)也是用這種方法來讀書的。通常,他會把最好的時間拿來讀哲學等最難讀的書,讀累了,就換讀科學書籍,再累了,就去讀文藝書籍。一天之內,他要同時讀好幾本書,這些書,極大愉悅了他的心靈,讓他成為一個活力滿滿的人。我非常理解柳比歇夫這種狀態。建議大家讀書時,也同時涉獵不同門類的書籍。
把你的頭腦想象成一座實驗室。你的意識,是穿白大褂的研究者,而那些書呢,就是各種試劑。當不同類別書籍里的信息,被你的大腦一點點吸收的時候,就像巖洞里鐘乳石上的水滴,一滴滴,潛移默化地在你的腦袋里鑿出一個洞。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腦洞大開”吧。
這幾本不同的書里,作者們都在強調一點,那就是精神力量對人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必須要具備強大的意志力。沒有強大的意志力,即便掌握再多知識,再多技巧,也沒用。
小說《第九個寡婦》里,王葡萄大智若愚,活得無比生猛。無論外界政治氣候怎么變化,她始終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十幾年如一日,任爾東西南北風,她就是如如不動;《奇特的一生》里,科學家柳比歇夫26歲時立下宏愿,要終生從事科學研究,此后,他56年如一日,每天按部就班地搞研究,從不懈怠,讓人驚嘆又欽佩;《生命的重建》的作者露易絲·海,一生命運坎坷,好幾都差點死了,最終,她用愛化解了苦難,還拯救了全世界無數人。
王葡萄、柳比歇夫、露易絲·海,這些人,讓我深深感嘆:原來,意志力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威力真的可以大過原子彈。當然了,原子彈是殺傷力,意志力是野蠻生長的動力。
每天上午,我會讀兩個小時書,一般是大聲朗讀,讀完后元氣滿滿,神清氣爽。契訶夫說,讓我看看一個人讀什么書,我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的確如此。在我看來,這可能是吸引力法則的另一種呈現形式。
前不久,我把四五年前看過的一些書,又拿出來,重讀了一遍。再讀一遍的感受,和第一次讀,有很大的不同。能明顯地感到,自己對書中的內容,理解得更深刻了。
這就是時間的威力。時間可以改變一切,但它最先改變的,不是人的容顏,而是人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
說一件有意思的事吧。
《富爸爸窮爸爸》里,講了很多關于理財的觀念,以及人應該如何利用財富去創造財富的例子。作者羅伯特·清崎始終在強調,即如果你想變得富有,那你就一定要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要讓金錢流動起來,而且,要控制好風險。
看完這些內容,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前不久,我逛完公園回家的路上,看見某銀行櫥窗上貼的廣告說,它家的利息比別家高。第二天,我就把錢從其他銀行轉到了這家銀行。
更巧合的是,那幾天,我家的面粉吃完了,我正想買面粉,結果,那家銀行就給我送了一袋面。這看上去是小事,卻在我的心里卻發生了很大的化學反應。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買面粉和送面粉這兩件事發生的時間節點,就是瞌睡遇到枕頭了,太巧了。
當然,也可能它就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因為我最近一直讀書,也在不斷自律中,所以,當這件小事降臨在我身上時,我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就像在人群中被佛祖看了一眼。那感覺,太棒了!
我深信,這就是吸引力法則。在《秘密》這本書里,系統地介紹了何為吸引力法則。吸引力法則,簡單來說,就是心想事成。你想壞的,就來壞的,你想好的,就來好的。我們想生活得更健康、更富有,就要學會正向思考,在頭腦里不要用否定句式。書中舉了一個例子,看到一件昂貴的商品時,第一反應應該是,“我怎樣才能買得起它”,而不是“我買不起它。”
無獨有偶。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里,富爸爸也是這種思維模式。他認為,當人在想“我怎樣才能買得起它”時,人就是在開動大腦解決問題。而當“我買不起它”的想法冒出來時,實際上,是大腦在向現實舉手投降。書中,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的話,大意是說,看上去難走的路,最終都會越來越好走,而看上去好走的路,最終都會越來越難走。深以為然。
宇宙是一個大磁場。你越有負面思維,就越會吸引負面東西。反之亦然。
剛才舉的一袋面粉的例子,是很小的小事。但我認為,它就是吸引力法則在起作用。當人以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去生活時,即便遇到困難,困難也能變成機遇。我確實有這樣的感受。
《富爸爸窮爸爸》是理財書,但它對于我們的心靈成長,也極有幫助。書中,羅伯特·清崎講了一個自己的例子。
一次,他聽一位著名投資大師的音頻時,完全不認同對方的某個觀點。他甚至認為,那是在胡說八道。但他轉念一想,為什么人家是投資大師,而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呢,他覺得這其中必有原因。于是,他把音頻來來回回聽了20遍。直到他聽到第20遍的時候,終于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這一次,他才真正聽懂了大師說的那些話。可見,聽到和聽懂,真的是兩件事。
當他真正聽懂投資大師的話后,盡管他還是無法認同對方的觀點,但這時的他,頭腦中突然就有了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他固有的思維方式,一種是投資大師帶給他的、另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
面對一件事情時,絕大部分人都會用固有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羅伯特·清崎卻不同,他腦子里同時擁有兩種思維方式,兩種思維博弈的結果,才是他最終的選擇。菲茨杰拉德說:“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流智慧的標志。”所以,羅伯特·清崎后來成了富人。
所以,富人為什么會富?那是因為,富人選擇讓自己富有。他們思維開闊,愿意接納新東西。這樣的人,永遠能看到別人看不見的機會,永遠能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
再說一個例子。露易絲·海是美國知名的心理治療大師,她在著作《生命的重建》里,也講過一個自己的例子。
她在紐約生活的時候,租了一棟房子。房主是那一帶出了名的刻薄之人。五年后,露易絲·海決定要去加州發展,就想把房子退掉,再把自己的家具賣掉。這兩件事,都讓她很頭疼。
她知道,這個房東很不好打交道,那怎么辦呢。這時,她轉念一想,覺得房東難打交道,很可能是人們對于房東的偏見。意識到這一點后,她在心里不斷告訴自己:“我的房東很友善,他是很溫和的人,很好說話“。她不斷用這種方式積極暗示自己,每天對自己反復這樣說,后來,等她真要退房子的時候,她打電話告訴房東,她要做兩件事,第一退房子,第二賣自己的家具。
結果,你猜發生了什么?
那個被公認的刻薄的房東,居然對露易絲·海說:“真遺憾,你不再租我的房子了”,然后他說,“那能不能把你的家具打包賣給我,這樣,我再租房子的時候好租一些。”聽完房東的話,露易絲·海大吃一驚,退房子和賣家具本來對她是很頭疼的事,然而,當她懷著友善的心,去跟房東交涉的時候,沒想到房東竟然一改以往的態度,對她特別和善,還愿意買下她的所有家具,一次幫她解決了兩個難題。
露易絲·海的這個例子,讓我想起自己買房子時的經歷。八年前,我用了兩周時間看房子,并買下了一套房子。我記得很清楚,和房主面對面討價還價時,我們從晚上七點談到了九點。最后,終于達成了一致。當時,我身上只帶了3000塊錢,中介一聽,差點暈過去。但房主人很好,他很有錢,氣場強大。當時,他沒有猶豫,點頭答應了。那個中介是老油條,事后她告訴我,她賣過很多房子,從來沒見過只拿3000塊押金就想買房的。
其實,連我自己都沒想到買房會那么順利。但我從來沒覺得,交3000元押金就買不了房,我腦子里沒有這個概念。所以,當她說她沒見過有人交3000塊押金買房時,我反而覺得為什么就不能呢。
我相信,一個人想要什么,就會散發出那種東西的信號,最終,就會和同頻的人或物鏈接上 。記得正式搬家那天,房主和他媽還幫我一起搬家。直到現在,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我運氣太好了,說到底,這就是吸引力法則。
有人說,吸引力法則是雞湯,我不覺得。它在我身上應驗過好多次,之前,我不知道這叫吸引力法則,只是覺得很神奇。后來看了《秘密》,才知道它叫吸引力法則。其實,吸引力法則是自然法則,一點也不玄虛,只是我們人類對自然和人類自身了解得還不夠多,所以覺得它神奇罷了。
現在是春天,一個特別美好的季節。愿我們都能學會從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積極、美好。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行動起來。只有行動,才能讓改變落在實處。
2021.4.1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臺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