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思考,對課程的思考的改進意見如下:
首先輝哥的反饋當中有一個非常值得去思考的就是文章跟課程的區別:
文章可能更多的是你的一些思考;課程它更多的是除了思考之外,你告訴別人應該怎么做,即有一個交付性的動作在里面。課程是別人花了費用來聽的,所以他們一定要索取到什么,但是目前項目背景里的沖突其實都不足以去支撐課程的價值,課程價值更多的是要讓別人看了之后知道下次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做。
所以縱觀整個課程,其實有幾個點,第一,前面鋪墊了非常多文字來說背景,這完全沒有問題,背景描述得非常詳盡,前因后果包括中間的一些細節過程都描述的非常好。那后面呢?根據這樣的一個項目背景去整理出你在甲方作為一個品牌經理的三種沖突,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完了之后怎么做呢?即別人看了這個課程之后我要怎么做呢?目前在沖突里面會帶一點點怎么做,但是這個太淺了,太淺就讓別人覺得你這個課程不夠有價值,那怎么辦呢?
首先,要明白這個課程你想交付出去什么,這是第一個,知道要交付出去什么之后,才知道這些沖突要去怎么寫。因為沖突才會有需求,有了需求才會有qa。其實沖突就是s,沖突就是c,那q跟a在哪里?
首先要把前面的s跟c要寫出來,那s不是光為了寫s來寫的,s一定是基于你后面要講的這些沖突來去寫的,那這樣的話你的背景一定是有框架性的,你沒有框架性的背景,像這樣平鋪直敘地去講一個事情,讓大家覺得非常沒有重點。其實這也是你已經考慮到你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你會在前面說給大家畫重點,你所謂的畫重點其實就是框架性的一個表現,那為什么不直接讓它更加具有框架性一點呢?就是我們把所有的框架拎出來,基于你的沖突把框架拎出來拎出來,完了之后呢,我們再把那些細節的一些背景放進去來去形成你的背景,這是我對背景的第一要考慮的建議。
那第二個,就是你要基于你的框架來去描述這一個一個的沖突,并且基于每一個沖突你要給出可落地的可交付的解決方案,讓大家知道,針對這種沖突它的實質是什么?針對這種事我的解決方案是什么。這才是一個比較有深度的一個課程,其實這個也就是輝哥所說的看透問題你才能寫得出來。
首先先來去看這個背景,你第一個說的就是說首先,我加到這個項目之后,我先針對有機奶這個品類以及有機奶這個品類的目前的市場狀況,我進行了一些觀察,那我決定從哪個切入口來進行切入,這是你的一個思考,完了之后呢,你開始準備方案,在準備方案的過程當中呢,你發現說基于你的觀察跟思考,我們這個垂直渠道其實并不是這個產品最最優的一個解決方案,那然后你就陷入了一個矛盾當中。這是第一個沖突。
這個沖突是其實甲方思維跟乙方思維的沖突,其實在你的第一稿當中,你是用了乙方思維來去看待這個問題,就是我看待這這,這個品類目前所處的市場,我針對這兩個觀察,我給出的一些解決建議,認為目標受眾可能是集中在有孩子的中產階級家庭當中。
但是我們非要把這款產品放在一個學生市場上來去賣,那其實這個事用目標用戶是錯位的,對不對?那我們那錯位之后怎么辦呢?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錯位呢?是因為老板一定要去把這款產品放在我們這個渠道上去賣,而且你是這個渠道的產品負責人,那其實你這個時候就有了一個沖突,這個沖突就是你作為常年在航班里面的乙方視角咨詢公司的視角的沖突跟我現在要作為一個垂直平臺的一個品牌負責人產品負責人,我看待這個產品解決方案的一個沖突。
對于你來說你覺得這個產品從咨詢公司的角度來說應該怎么樣怎么樣怎么樣,但是老板卻要把這個產品放在一個垂直渠道上去賣。那對于品牌方來說,這可能是他們的一個機會點,他們可能也沒有太在意。從我們的合作方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的關系是OEM代工,也就是說之后這個子品牌,他成是最好,如果失敗的話,這對項目的母品牌其實沒有任何影響的,所以從這一點其實可以看出品牌方對這個垂直渠道其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那只是做一個嘗試,他們也覺得說這個渠道并不是能夠改變現狀的最優解決方案,那現在既然沒有其他更優的解決方案,那就是試一試這樣的一個渠道。
但是對于你們老板來說,你們老板并不是關心這一款有機奶,或者是說這個企業這個項目這個產品它的解決方案是什么,你們老板最關心的是說我有這樣的一個產品,我有這樣的一個關系在里面,我可以更好的去談利潤價或談合作方式。其實這完了之后在我的這個平臺上,我利用這款產品我能生出什么花兒來,這個花能夠對我的平臺有什么最大的利益,這是老板要考慮的,其實這也是你作為垂直平臺的一個品牌品牌經理,你要去幫老板考慮的一個點,而不是說你要去站在一個咨詢公司的角度來說,我這個產品我要怎么做怎么做,怎么做,這是一個沖突。
其實這個沖突就應該是在你描述背景的時候把它拎出來,現在它完全全部隱藏在你的8000多字的背景描述當中。
第二個想說有些事情是甲方方要做的事情第,有一些事情是乙方要做的事情,這個有沒有在你的背景里面體現,有沒有在你的背景描述里面,第三個就是大公司小公司這些沖突也沒有在你的這個背景里面體現,這些都沒有,背景跟你的沖突完全是脫節的你,至于你說產品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好,產品的品牌故事如何,是為了佐證你們老板的思維,所以這一點的描述也要放在框架里。
你要把背景拎出來去讓別人看到這個的時候有一個印象,看完這個背景,他腦子里有個框架的印象,就是我為什么要講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是跟我后面的沖突是相關的。我的s跟c是相關,我的qa也是跟他們相關,你要把整個這個文章你要拎起來之后,你要抓到他的骨頭,而不是拎起來之后是一盤沙。這個是整個從文章的角度來說,你需要去體現的一個架構,那至于說你課程的一個可交付性,那就需要你在不斷的去深挖s深挖c然后基于這個c的角度,你去提出你這么長時間以來你的一些建議解決方案的一些建議,或者說你認為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才是一個非常完整的一個課程我覺得可以從這些方面來去進行一些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