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名想成為產品經理的小白的產品分析報告。
無論你是否從事文字編輯工作,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接觸到文字編輯。既然接觸到文字編輯,順理成章的就會接觸到文字編輯的應用和軟件。
那么如果你遇到需要協作的文檔呢?是不是還在使用 QQ (或者其它團隊通訊工具)將 Word 文檔互相傳來傳去呢?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又要給你安利一個工具了。
石墨文檔是一款基于這一項需求,將文檔置于「云端」,團隊成員都能對該文檔進行實時編輯的工具。
關于石墨文檔的定位分析;
第一個問題:市面上已經有了 Google Docs 、 Quip 、有道云筆記、為知筆記等擁有協作功能的產品,為什么還要繼續做石墨呢?
首先,我們不考慮由于一些原因導致的某些工具必須在特殊環境下才能使用這一前提,單從產品本身出發。Google Docs 和 Quip 誕生于美國,大家都知道他們的設計比較美式,并不太符合國人的審美。而有道云筆記與為知筆記兩者雖有協作功能,但不能實時同步。從石墨來說,他們的設計一直都給人一種中國風的感覺,也證明了他們的目標是想專為國人做一款協作工具。
如果我們從用戶需求出發,就不難推測出為什么要做石墨文檔這款產品了。很明顯,當微信開始盛行的時候,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大家工作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由此,團隊協作云端化也慢慢走上舞臺,而在協作的過程中往往有幾大痛點讓我們對其深惡痛絕:
- 如果以文檔的形式來進行修改,那么改幾次就會出現幾個版本,不利于管理;
- Office 辦公軟件對于使用環境有要求,在移動端的體驗太差。與此同時,不同版本的 Office 也會存在兼容性上的問題。
- 若在其它通訊平臺上進行實時溝通,那么溝通的聊天記錄很難進行歸檔和再利用。
- 本地文檔不利于分享。
那么為什么石墨文檔上線以后獲得了大家的廣泛好評?
回歸到產品本身,它一定是解決了用戶的某個需求。如果從石墨文檔主打的幾個功能點來說,例如:
- 「實時協作」和「實時保存」讓多人共同在線編輯同一個文檔,與此同時,每個人的每一個改動都能夠及時保存,遇錯可以及時回滾。
- 「權限設置」意味著這個文檔可以作為展示也可以做作為共同編輯的項目。
- 「細節討論」如上文所說,如果在聊天工具上對某一文檔的內容進行討論,很可能討論過后,大家都忘了是針對某一部分的討論,不便于整理歸檔。
- 「跨平臺」這一點很重要,盡量滿足各個平臺用戶的需求,避免了出現平臺兼容性的問題。
關于石墨文檔的產品分析;
1.用戶、場景、需求是怎樣被滿足的?
根據我的理解,我將石墨文檔的用戶分為了以下幾種:文字工作者、團隊負責人、臨時使用者。并根據這些人的需求制作了如圖所示的表格:
除表格所示之外,還有一些小眾需求,我會在下文「我是如何使用石墨文檔中」進行介紹。
2.產品的核心邏輯
其實認真去分析以后,發現這款產品的核心邏輯并沒有那么復雜,主要圍繞「編輯」、「協作」、「分享」、「討論」來展開。這樣看來,在強調協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又給石墨增加了一些社交屬性,以此來形成一個閉環。
3.產品框架
下面簡單梳理了石墨文檔的產品框架圖:
從框架圖來看,層級劃分合理且清晰。各個功能入口都一目了然,上手難度很小,類似于「協作」、「分享」、「歷史紀錄」這樣的高頻操作功能入口優先級高,用戶能一眼找到相應入口,并且知道其功能是什么。像「打印」、「導出」等功能,則是放在了較為隱蔽的層級下。
4.關鍵頁面和典型交互
下面的小視頻為官方演示動畫,
石墨文檔,盡可能將文本編輯功能放在了最主體的位置,能夠讓用戶最快速接觸到他們想使用的功能。
用戶的反饋和競品分析
用戶反饋
我從 App Annie 上收集了一些關于石墨文檔的評論和建議:
通過用戶評論以及和一些正在使用石墨文檔的朋友的溝通中,我整理了幾個如下的問題:
- 基礎 Bug:圖片導出問題(1.10.4);
- 有待優化:排版功能、導出功能、表格性能問題;
- 平臺缺失:iPad 客戶端;
競品分析
石墨文檔的最大對手應該是有道云筆記(協作)。有道云出道時間較久,從個人的筆記工具發展到了現在的團隊協作,在功能上較為全面,我想通過一些功能對比找到一些未來石墨能夠復制的地方。
通過上面的展示,以及有道產品更新軌跡我可以看出:
- 有道云筆記(協作)的社交感更強,內置一些和社交有關的功能。
- 有道云更傾向于做一個 Office 、iWork 等工具的替代品。
雖然兩個產品略有不同,但我認為,石墨是可以在有道云身上找到一些值得學習的地方的,如:
- 對 Markdown 支持
- 多平臺支持
- 歷史對照功能更加直觀
對于石墨文檔未來迭代方向的猜想。
1. 未來可能優化的功能點
排版功能優化
是否針對不同用戶群提供一個選擇項呢?比如增加 Markdown 功能的支持。歷史記錄功能優化
開發一套更加直觀的新舊對比的功能。性能優化
表格性能的優化導出功能優化
2. 未來迭代的方向的猜想
文檔導出
對于用戶來說,他們會想把自己的筆記導出或者轉移到其它地方而不僅僅是放在石墨上,導出到印象筆記等功能我覺得是可以考慮的。文檔限時關閉功能
雖然有了文檔的讀寫權限,但對于一般的用戶來說,這個操作起來不那么方便,是否能在分享時增加一個文檔編輯時效功能呢?標簽功能
文件夾就像書架,標簽就像文件袋,最精準的查找文件的方式是就是找到這個袋子。這個功能實際上應該算是兩個,一個是文件管理方面增加標簽,另一個是搜索功能增加便簽檢索。當文檔越來越多的時候,關鍵字檢索出來的無關項就會越來越多。這時候就是標簽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當我還是一名運營的時候,我是如何使用石墨文檔的。
我主要在兩個方面使用石墨文檔:
與用戶的協作
在做運營的時候,我會有在社區平臺做一些欄目,其中一個問答類的欄目就是我主導,又用戶收集問題,然后我們集中解答的。每一期收集問題的時候我會創建一個新的文檔,分享給用戶,他們會在其中直接添加問題以及回復問題。減少了用戶的使用成本。推薦位置的排期展示
公司內部會有一些申請資源位置的需求,我會提前將下周自己部門需要預留的位置做好標記,當需要放來溝通時,我會將目前一周的排期發給需求方看,讓他們自己選擇空閑位置。周報月報甚至年報的時候,排期圖能夠一目了然的給到。
請查看鏈接:[https://shimo.im/sheet/uFeJNWSlFk8pqFeL]
寫在最后
這篇文章其實在一些地方有缺失:
缺少了數據支持;對于石墨而言,Web 端是它的主要戰場,而我目前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夠找到一些關于石墨 Web 端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