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西域武僧
? ? ? 綠茶北迄自山東,南至海南,版圖所至,均有種植。就連高原地區的西藏,以前茶葉均來自于四川雅安或者云南版納,在六十年代南茶北移的同時,也轟轟烈烈地搞起了東茶西移的實驗,最終在波密的易貢,以生產建設兵團的名義試種成功。如今,易貢還保留著當年的茶園,只是產量很低,經濟價值不高。十年前我問過這家國營茶場的領導,大概一年的銷售額也就在兩三百萬之間,他們的林芝綠茶口味鮮甜,口感不錯。當然,林芝易貢茶廠還是以生產藏茶和黑茶為主,綠茶則產量很少,屬于小眾茶。
? ? 中國大型的綠茶產區主要有河南南部、江浙、安徽、四川和貴州。十大名茶一般以西湖龍井為首。河南信陽的毛尖、洞庭山的碧螺春、安徽的毛峰、瓜片、猴魁、四川的竹葉青、蒙山甘露、貴州的都勻毛尖等都曾經代表綠茶入選過十大名茶。
? ? 吳縣洞庭的碧螺春,早年民間叫法稱之為嚇煞人香,是說這種茶香的嚇人。碧螺春茶型卷曲緊湊,白毫多,茶葉中氨基酸成分比較高。真正的碧螺春原生種香氣撲鼻,而且是入水即香。我也是很多很多年以前喝過原生種碧螺春,如今洞庭一帶流行種植的是改良種的宜紅早和白毛茶,香氣遠沒有當年的原生種碧螺春的香氣足。想當年碧螺春這個名字,據傳說可是乾隆皇帝御賜的??上攵湎銡馑囊绲那榫?。
? ? 中國茶葉產區目前一個主要的問題就在于,對原生品種茶的保護不足,二代乃至三、四代雜交優化品種盛行。這些優化品種種植適應范圍廣,產量高或者抗病強,可制作茶葉品種的適應性好,既可以制作綠茶也可以制作紅茶,但是品種特征都不夠明顯。原生種因為產量低等原因的局限,種植范圍越來越小。有些只有一些恪守傳統的茶老板自己在努力維護很小的一塊種植面積,沒有一定的關系,你是弄不到來喝的。
? ? 西湖龍井我也是前幾年在茶區泡了一年多的時間,才認識了一個擁有一座小小的古茶園的茶行老板,茶園是清末民初時期的,茶園管理也是采用原種扦插繁殖,茶葉每年開園時預定拍賣,一春茶不到一千斤的產量一掃而光。這種茶能搶到一、二兩,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成茶黃綠相間,油潤肥厚,泡出茶來香氣四溢,喉感香甜潤涼。沒有喝過原生種的品種茶,你是感覺不到中國茶文化為什么這樣源遠流長,令人心馳神往。這種真正的西湖龍井,怎么是廣泛種植的烏牛早可比的。
? ? 自古茶人說,茶有三韻,鐵觀音的觀音韻、武夷巖茶的巖韻和太平猴魁的猴韻。前兩種都屬于制作工藝復雜的烏龍茶,只有太平猴魁屬于綠茶。指的是泡出來的猴魁,入口之后有一種新鮮的,茶湯中不同的滋味在舌苔上輕松跳動的韻感。這種猴韻,使得太平猴魁增添了無數魅力。
? ? 據傳說,太平猴魁是人訓練猴子采摘的,所以叫猴魁。這個傳說實在不靠譜,猴子又不喝茶,怎么能夠知道茶葉的采摘?腦子里充斥著這個故事的人到了猴坑肯定要捉蝦了,因為你會發現那里采摘茶葉的,依舊是普通的茶農。
? ? 猴坑的猴魁,算是中國綠茶中對品種保護做的比較好的地區了,茶樹品種雖然也比較多,但是主要四種大葉種茶品系完備,基本上沒有或者很少有外來品種的污染。侯村村民自己也知道保護,很早就制定了村規民約,以保護猴魁這一稀有的綠茶品種。
? ? 猴魁做法在綠茶中比較獨特,它只殺不揉。殺青時要求徒手殺,殺青之后就直接上碳爐烘焙,一邊烘,一邊用杠子碾壓茶葉,以便行程猴魁獨特的條形。
四川的蒙山綠茶,成名于白居易膾炙人口的詩句: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蒙山茶自唐代起就是貢茶,陸羽茶經也將蒙頂茶作為天下第一茶。蒙頂茶過去有很多叫法,比如雷鳴,是說春雷初起前后采摘的綠茶。當然,如今人也都不那么精致講究了,統稱蒙頂甘露。蒙山茶自古傳說頗多,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一兩去宿疾,二兩終身不病,三兩脫胎換骨,四兩陸地成仙之說。不過到如今我喝蒙頂甘露總有十來斤吧,還沒有成仙的跡象。
? ? 貴州也是產茶大省,好茶眾多??上е牟欢?。都勻毛尖是貴茶中最為廣為人知的一種。每年開春,都勻人都會將自家炒制的毛尖茶拿到市場上去賣,各種檔次的茶葉玲瑯滿目。貴州人很實在,是什么品種的茶,哪天采摘哪天炒制,基本上不會騙你,價格也可以接受,每次趕著早春到貴州,總能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