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有時候緩解恐懼的最佳方法就是去行動,不想或者想太多都對解決問題沒有絲毫用處。曾經的我因為錯過一次機會深陷郁悶久久不能自拔。我覺得我的人生完蛋了,我怎么能夠這么蠢,我的生活陷入一片黑暗。后來的我就開始釋放天性,大學那會我就是喜歡舞臺,喜歡展示自己,于是我就去參加各種活動。總比我躺在床上肝腸寸斷、愁云密布好吧!結果,很多事情真的是做著做著就出來了,在大學最后的時間段里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很充實。
也許人生的路是沒有絕對的對錯的,現在想想所謂的后悔不過是因為機會到來時候沒有意識到是機會,傻了吧唧把機會拱手讓人。沒有為自己所做的決定做充分的準備,而這正是我最悔恨的。
可是,后悔等各種不良情緒對解決問題絲毫無助,只會導致一個結果——抑郁或自殺。現在想想,慶幸我走出來了、活下來了、沒有走向另一個極端。其實現在想想,比機會重要的是生命是時間,只要活下來,總還是有希望的。
最近看到一段話很有感觸: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
什么時候出國讀書,
什么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
何時選定了對象、什么時候結婚,
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
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云千檣,
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
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
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彼得·德魯克說:“沒有計劃的行動是一切失敗的原因。如果你回顧你生命中的重大失誤,你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你在做決定之前沒有進行足夠的考量。或許是因為沒有收集足夠的資料,又或許是因為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來權衡利弊,在所有案例中,沒有進行認真規劃的代價都是昂貴的。”
所以我想說在行動(尤其是做決定之前)思考是很重要的,我們當然要有效思考,但是思考不等于瞎想,思考是要靜下心來得到一個能馬上讓自己產生行動的答案。就拿成功這件事來說,我們都羨慕成功人士,可是很少有人能深入思考其成功的原因。比如,我們都很羨慕乞兒姐住大別墅,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經住在地下室的苦逼日子,要是真讓我們經歷那些,未必受得了。再者,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是多維度的,不僅僅是成績或者學歷某個方面,是綜合實力的比拼。人生的結果是你的起心動念造成的,那個就是你的大腦操作系統,時時更新,讓它保持高速清晰有效運轉,剩下的就是行動了!記住,只有行動才能產生結果,行動才是第一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