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慕傾所向微博
雖然桐大這本書的內涵和外沿都超過了愛情本身,但主線依然是情感。
不高大上地拋去愛情去講什么不破不立、人性、命運和人類未來,我和大家一樣,禁不住最關心的,依然是那 或美好、或遺憾、或幸逢相遇、或不幸錯過的愛情故事。
我發現,第四部最有爭議的是辰砂和洛蘭的感情。
我看完第四部,一如既往地舉著“我愛大昭昭”的紅旗不倒,同時也豎起了,“我愛洛蘭”,“我愛辰砂”,“我愛紫宴”的紅旗(真希望我有宿五這么多手T^T)
觀點來了----
我非常認可四部洛蘭和辰砂的感情,并認為這和駱尋昭昭的感情沒有優劣好壞之分,甚至有很多共通之處---都是一顆設防的心遇到另一顆不設防的心。? ? 這個條件缺一不可,替代任何一個,要么愛情來得太容易,要么根本就不可能。
義無反顧的是駱尋和小角,慢慢柔化的是洛蘭和殷南昭,而縱使喜歡熏疼紫宴,不得不說,他和女主幾乎是從開頭提防到最后,而更悲催的是,兩次二人的和解言好,都緊隨而來女主愛上別人和女主兩個不同意義的離開,根本沒有愛情產生(紫宴愛洛蘭,但桐大說過,愛情是相互的,單戀在這里不算),或許把原因歸結于間諜頭子的職業病,會讓我稍微好受一點-.-(接受紫宴是充話費送的吧!)
從駱尋義無反顧的猛撲,到小角死心塌地的追隨,我不認為有何區別,不管換做是誰,即使是生于黑暗長于黑暗的魔鬼心殷南昭,還是心堅意定、渾身是刺的變態女王洛蘭,都卸下了堅硬的盔甲,卑微地為心愛的人捧上一顆柔軟火熱的真心。
所以洛辰之戀,一點毛病也沒有。
至于說辰砂恢復記憶后的偽裝和“負心”,我也有過失落和憤怒,我一開始看到恢復記憶后的辰砂種種不留痕跡的表現,以為,辰砂雖然恢復記憶,但并沒有忘記做小角時用一顆單純而洞察的心看出洛蘭冷硬外表下的柔軟。? 然而我錯了,事后我才知道,自己錯誤地將看書的時候? 那種理解每個人的全局觀,強加于身在局中的人物。
我們不可能把洛蘭等同于駱尋,自然也不能把小角等同于辰砂,他們和她們,是同一個人又不是同一個人,當一個人變成了另一個人的時候,不可能一下子把另一個人全部思考問題的方式強行植入進去,況且也行不通,其中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從不敢相信到悲痛,從責怪別人到折磨自己,最后,才是接受自己。
這個過程,洛蘭用了50多年,辰砂其實已經很快了,洛蘭都感受出了他的讓步和心軟,所以才察覺到當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冷漠和無情,辰砂能在面對真相的短短時間,看清自己和洛蘭的感情,真心覺得,辰砂真的已經很好很好了!
結局最讓我感動的是辰砂,我不知道為什么,明明他經歷了這么多,我卻覺得他變了,又沒變。
第一個“我愿意”說完,忽而想起第一次婚姻的不足,特意笑著說第二次。
為了洛蘭“你要好好活著”的心愿,意志堅定地活著,這不是還是那個一根筋的辰砂嗎?
我很難想象,一百多年的時間里,到底要經歷多少東西,才會把一個4A的超人類變成最后這樣。
每當想到這,心里都痛苦地揪一把T^T
尋昭之戀,本無需多言,不過看到有書友在糾結洛蘭最后到底更愛誰的問題。我不糾結,并不是我覺得洛蘭兩個都愛,而是我覺得她最后愛的是辰砂,不是殷南昭。
那她最后對殷南昭到底是怎樣的?或說殷南昭對她而言是什么?或許,原因我還沒完全想清楚,我當下的觀點是,洛蘭接受了駱尋是自己的一部分和駱尋愛過殷南昭的事實。
而且,我認為尋昭之戀本身沒有什么遺憾,畢竟駱尋愛殷南昭愛的是那么完整熾烈,殷南昭也是,生而有憾,死而無憾。
我相信,不管問駱尋,還是問最后和自己和解的洛蘭,她們都會說: 沒有遺憾!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愛情已經超過了尋昭之戀的意義,因為洛蘭是第一個繼承殷南昭遺志的人,又是傳承這個遺志唯一的人
不得不說,殷南昭是那個世界第一個睜眼看未來的人,生為異種和克隆人的他,世界觀包容而宏大,見識深遠而光明。相比之下,紫宴和辰砂,偏于受到身為異種身份的局限,并沒有看出這一點,天平一直偏向異種,但他們這樣也實屬正常,再相比于楚墨和左丘白的偏激,只能說殷南昭太難得。
英明睿智同時有異種基因的葉玠,在駐望眾緲之門之時,生命彌留之際,應該摸到了那扇通向人類和異種未來的門
而最后,真正打開這扇門的人,是洛蘭。
洛蘭死后,是一個終點結束,另一個起點的開始,是星河之旅結束,踏夢之行開始。這個夢,最后由辰朝辰夕、辰砂紫宴、和所有懂得洛蘭、熱愛和平、向往美好的人踏著荊棘來完成
這個意義,遠遠超過了尋昭之戀!也是全新的洛蘭和殷南昭隔著生死的連接與重逢。
因為任何經驗和原則都難以通過一個人直接傳給另一個人,思想的成熟要靠自身的痛苦+反思獲得,所以,幸運又令人難過的是,洛蘭通過經歷切膚之痛的涅槃重生,加上殷南昭遺書的點醒,看清了自己的感情和人類的未來。
所以殷南昭對洛蘭而言,是駱尋的生死戀人,是女王洛蘭思想的啟迪者,是身有同感的知己,是設身處地的盟友……
辰砂和洛蘭的感情,只有看完全書才會覺得奇妙和完整。本來一開始男不情女不愿的政治婚姻,到最后生死相隔但心甘情愿的婚禮。
他們的相遇, 太特別了,來自異種和人類戰爭之后利益的妥協,來自一次能源星和公主的交易,來自龍心為達目的不惜失憶的陰謀,來自紫宴注水坑辰砂的抽簽,來自殷南昭無意埋下的禍根……這就像兩個點,在紙上陡然相逢,偶然背后卻充滿了注定。
相逢過后,由于辰砂的排斥,千旭的出現,這兩點漸行漸遠,又由于殷南昭的死去,洛蘭的回歸,小角的出現,而漸行漸近,這兩點兜兜轉轉,居然畫成一個圓。
在我看來,最后這個圓因為洛蘭的死去,不太完整,像是有一個無法彌合的缺口,卻又想,人類和異種,不也是一開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的兩點嗎?后來,幸而大家再次相會。
洛蘭和辰砂分別代表人類和異種,他們的愛情最后雖然不是在一起,但因為心中有彼此,也是一個完整的圓。
我以前書評里就寫過,我在書里最喜歡的話是: 沒有利劍的守護,世間的美好不可能盡情綻放,沒有柔情的牽制,利刃就像無鞘劍,會傷人傷己。
從開始看到這句話,到最后,這種“最喜歡”都沒有變過。其次喜歡的是那句: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依然心存慈悲,手握利劍,迎難而上。?
當然,不否認,大昭昭這個大哲人說過不少有力量又有溫度的話,我每次都給他跪了,但通觀全書,不就像上面兩句話說的那樣,鐵血和柔情,冰雪利刃和含情花朵,從博弈到和解,從對立到統一嗎?
反觀左丘白和楚墨,和往前的楚天清,沒有了封林和妻子的柔情牽制,漸漸面目可憎,同樣是為了異種的未來,卻走在自我毀滅和毀滅人類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書里的主要人物,無一不是帶刺又芳香的玫瑰。
從看完到現在,至今手留余香,香氣發至鼻端,通達四肢百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