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承認,起初看到《早起的奇跡》這個書名,我心里想著無非又是一本無聊的的勵志雞湯。可當我閱讀、理解它,并真正開始踐行早起后,才發覺自己的淺薄。所以在作者提及有人嘲諷勵志書“境界低”時,我感到羞愧,這不正是曾經的自己嗎?曾經我篤定早起只是精力充沛者和自律達人的專屬,像我這種“睡眠剛需戶”,早起只會讓我一整天都昏昏欲睡。所以在上學時被迫早起的日子,每天都苦不堪言。但讀完第4章,我突然發現:或許痛苦并非早起本身,而是心態在作祟。作者說當我們入睡前滿心期待新一天的開啟,想著是在為夢想的生活而努力,早起竟也沒那么可怕了。
? 書中不少方法對宿舍生活的我們不太適用,而且妄想僅靠“早起”就逆天改命、跨越階層更是不切實際。不過書中關于心態轉變的理念,卻值得每一個普通人試一試。他提出“重要的不是睡多久,而是你以為自己睡了多久”,雖不完全認同,畢竟睡眠不足確實會導致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等問題,但在不改變睡眠時間的前提下,調整心態不失為自我提升的好辦法。這兩周,我嘗試早上起床時停止抱怨,主動思考早起的好處,即便起床瞬間依舊艱難,可走出宿舍門的那一刻,會慶幸自己起來了,我有充足的時間去吃個早飯,稍微活動鍛煉后走到教學樓,不需要再像往常一樣每天都卡著鈴聲踏進教室。
? 除此之外,我認為書中著重提到早起后的閱讀,也是一個很值得堅持的好習慣。清晨是頭腦最為清醒的時候,此時翻開書頁,知識就如同清泉,緩緩流入心間。過去,我總抱怨課太多了沒時間讀書,而早起后多出來的時間為我開辟出專屬的閱讀時光。在這安靜的時段里,我可以盡情在書籍的世界里遨游,而這本書也是在清晨看完的最后一章。
? 另一點讓我深受啟發的,是作者倡導的積極自我暗示。每天早上醒來,對著鏡子默念“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我能完成目標”。起初,我覺得這樣做有些尷尬,但后來,我發現自己的心態確實愈發積極。這種內在力量的轉變,也是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重要啟示。
《早起的奇跡》并非簡單的雞湯文,雖不能直接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卻能通過影響心態、改變習慣,讓我們一步步走向更好的自己。即使到現在為止,周末早起還是難以辦到,不過自認為如果我能堅持每天早起,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