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成功、成長,我們可選的路有很多,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規(guī)劃,但“閱讀”這條路,無疑是最簡單,又最容易被人忽視的路。其中,最讓人無法理解的,就是很多人走上了這條路,可是又很快放棄了。
正因如此,讀書這條路并不擁擠,仍然有很多人借助讀書,成就了自己和別人。在我眼中,羅振宇就是這樣一個人,是一個用讀書影響他人的榜樣。據(jù)說他以讀書多、快、雜被朋友們稱贊,所以,當拿到他新出版的這本《閱讀的方法》,我很期待的,畢竟“近距離”了解大佬是怎么讀書的機會,并不多。
書里所講的“閱讀方法”,與傳統(tǒng)的教我們怎么讀書不一樣,這本書更偏重于讓我們對讀書這件事產(chǎn)生興趣。如果以“術(shù)”和“道”來進行區(qū)分,那么像經(jīng)典的閱讀方法書——《如何閱讀一本書》屬于“術(shù)”,而羅振宇的這本《閱讀的方法》則屬于“道”。
全書一共分為四個部分:強勁的大腦、遙遠的地方、奇妙的創(chuàng)新和極致的體驗,每個部分有6個關(guān)鍵詞展開討論,關(guān)于不同書給閱讀者,帶來的不同好處和體驗。同時,還營造了前三部分(理性)與第四部分(感性)的雙重效果,告訴我們:在進行閱讀、獲取知識時,不要忘記享受閱讀過程,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一、關(guān)于閱讀的兩條路
不管是在學校時的應試教育,還是自娛自樂的休閑讀物,其實我們從未離開閱讀,但為什么“閱讀”在我們身上沒發(fā)揮作用呢?
在書中,關(guān)于閱讀的方法,羅振宇認為我們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條路,是對書負責,學會高效地把書中的知識吸收徹底;另外一條路,是對自己負責,學會以閱讀為踏板,不斷的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
相比較而言,前一條路帶來的改變會更明顯,技能類的效果立竿見影。就像我們不會騎車,學會了就可以騎車了。
可第二條路呢,主要是講閱讀帶來的影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并不都像“技能類的”是顯性的,還有很多是隱性看不見的,甚至是我們無法察覺的。比如,我們與人的交往、溝通,不是我們會察言觀色就夠了,其中還隱藏了很多復雜的人性、情感在里面。
在長期的堅持閱讀過程中,我們會變得邏輯縝密、思維嚴謹、條理清晰,而這并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甚至有時候,也是沒辦法直接察覺到的,只有在生活、職場中,慢慢發(fā)酵、起作用。也許,你身邊的人會跟你說“我發(fā)現(xiàn)你最近變了!”
所以,作者羅振宇想要告訴我們的“閱讀方法”,是不必所有書都讀完,也不必所有書都讀,更不必勉強自己讀書,而是像教朋友一樣去“擇書而讀”,其中最關(guān)鍵的原則,就是自己開心,自己喜歡,是為自己而讀。
二、與書的偶遇
很多時候,我們?yōu)榱损B(yǎng)成讀書習慣,會強制自己讀一些書,或者去學習一些閱讀技巧。可實際上,讀書這件事更多的是偶然性。就好比,有人喜歡讀推理小說,有人喜歡讀言情故事,還有人喜歡枯燥乏味的理論教科書……所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是別人喜歡的,你就一定喜歡。因此,完全不必強迫自己。
俗話說:“書山有路勤為徑?!毕啾劝选白x書/閱讀”這件事比作“登山”,在《閱讀的方法》中,作者羅振宇更希望把“讀書/閱讀”這件事比作為“結(jié)網(wǎng)”。
不是像登山那樣,一定要從低向高攀爬,也不必找尋什么捷徑,更不需要什么登山工具(閱讀方法)。我們可以從書的任何一頁翻開,可以以任何一種形式、在任何地方去讀一本書,也可以像麥克盧漢那樣只讀書的一面……關(guān)鍵是記住:不管從什么時候開始讀,不管你讀的什么,閱讀的關(guān)鍵不是為了讀書,而是為了自己,為了在閱讀這條路上可以走更遠,收獲更多的喜悅。
三、只需為了自己
世界很大,書很多,沒有人能讀完所有書。因此,當我們翻開一本書,它給我們帶來了驚喜、快樂、悲傷或是一點點的觸動,都足以證明這本書我們沒有白讀,我們沒有辜負時間,沒有辜負這本書,更沒有辜負自己。
可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就會經(jīng)常犯一些錯誤。比如,當一本書讀不下去時,還要逼著自己讀完,結(jié)果不僅什么也沒記住,相反,心底還對這本書生了厭惡感,這就是真正的白讀了;又或者,會因為自己讀的慢,不去閱讀,而是去學一些所謂的讀書方法,這就本末倒置了。
書中有一句很犀利的話,我非常喜歡:“富人看不起窮人,窮人能知道。有知識的人看不起無知的人,無知者壓根兒就不知道。”所以,《閱讀的方法》這本書告訴我們兩件事:
(一)一定要讀書,因為書籍能給我們無限的財富,可以受用一生;
(二)不要強迫自己學習,或者一定要使用任何閱讀方法,盡管去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只為了自己而讀。
我們都知道“強扭的瓜不甜”,讀書的感覺,應該像是與愛人相遇時的怦然心動。一見傾心,再見癡心,然后念念不忘,必有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