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有人一年讀幾百本書,可是自己不僅書讀得慢,還記不住,羨慕之余就想找一找有沒有什么書可以幫到自己。一找嚇一跳,市面上有那么多講閱讀方法的書,哪一本才好?。款D時陷入了選擇困難癥。
糾結下去也不是辦法,干脆把心一橫,連著讀了19本書關于閱讀的書,互相比較后心里才算有了譜。
一、簡要介紹
1.《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
特色內容:閱讀的4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7類讀物閱讀方法,閱讀最終目標——心智成長。
個人感受:雖然讀起來有些晦澀,仍然是有關閱讀的經典書籍,內容被很多書引用。
2.《這樣讀書就夠了》
作者:趙周。
特色內容:RIA拆書法,知識體系構建。
個人感受:能夠讓學以致用最大化的好書,如果能少點廣告就更好了。
3.《快速閱讀術》
作者:印南敦史。
特色內容:呼吸式閱讀——一行采集、一行精華、一行評論,流水式閱讀——讓書流動起來。
個人感受:書評人的閱讀態度,正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4.《高效能閱讀》
作者:原尻淳一。
特色內容:對書中引用溯源,聽作者實際聲音,尋找憧憬風格,成為作家。
個人感受:閱讀理念大雜燴,引用很多書的內容,堅定成為作家的信念。
5.《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作者:奧野宣之。
特色內容:讀書筆記。
個人感受:對讀書筆記講的比較詳細,但我更傾向于卡片類的筆記。
6.《洋蔥閱讀法》
作者:彭小六。
特色內容:以訓練營的流程,系統練習閱讀方法。
個人感受:由淺入深的大雜燴。
7.《文學課:如何輕松理解偉大作品》
作者:托馬斯·福斯特。
特色內容:文學作品都是套路。
個人感受:掌握了這些套路,讀文學作品真的不那么累了。
8.《王者速讀法》
作者:齊藤英治。
特色內容:速讀歷史,王者速讀法——5分鐘預讀、5分鐘瀏覽、20分鐘跳讀,二成內容八成受益。
個人感受:絕大部分書讀第一遍時都可以用的方法。
9.《快速閱讀》
作者:東尼·博贊。
特色內容:閱讀時眼睛與大腦的工作原理,照相式記憶——視覺閱讀,各種視線運動軌跡,跳讀和略讀。
個人感受:變聽覺閱讀為視覺閱讀,確實能帶來理解力、記憶力提升,但這么練眼睛有點太拼了。
10.《快速閱讀》&11.《超級快速閱讀》
作者:克里斯蒂安·格呂寧。
特色內容:眼睛“廣角”訓練、視覺卡片、后腦專注。
個人感受:視覺卡片就是閱讀后畫思維導圖。
12.《超級閱讀術》
作者:齋滕孝。
特色內容:小規矩養成閱讀習慣,打造書架,平行閱讀法——同一時間段閱讀多本書。
個人感受:平行閱讀法就像多線程下載,效率很高但內存消耗也不低。
13.《高倍速閱讀法》
作者:保羅·R·席列。
特色內容:影像閱讀法——快速翻動書頁時眼睛咔咔照相。
個人感受:技術流,我有嘗試但做不到。
14.《高效閱讀》
作者:渡邊康弘。
特色內容:共振閱讀法——閱讀時記錄共振曲線。
個人感受:用手感覺書的能量有點玄學,技術流,抱歉我還是做不到。
15.《如何高效閱讀》
作者:彼德·孔普。
特色內容:略讀、掃讀——查找關鍵詞、明確閱讀目的。
個人感受:如果讀了前面的書,這本書作參考。
16.《快速閱讀:如何訓練大腦百倍速讀書》
作者:黃偉。
特色內容:速讀訓練。
個人感受:如果讀了前面的書,這本書作參考。
17.《超級閱讀法》
作者:韓非。
特色內容:整理了大部分閱讀方法。
個人感受:如果讀了前面的書,這本書作參考。
18.《溝通圣經》
作者:尼基·斯坦頓。
特色內容:SQ3R閱讀法——縱覽、問題、閱讀、回憶、檢查。
個人感受:關于溝通的經典書,閱讀只占這本書一小部分。如果讀了前面的書,這本書作參考。
19.《從零開始學寫作》
作者:弘丹
特色內容:書評、讀后感的寫法。
個人感受:寫作快速入門書,閱讀相關的寫作只占一小部分。寫作是倒逼閱讀的好方法。
二、收獲和啟發
1.主題閱讀是最高速的閱讀法。
集中一段時間,對同一個領域的書發動攻勢,有利于相互印證,加深記憶。開始時會覺得一本書的90%內容都不知道,一本一本接著讀下去,這個比率就會逐漸降低,到后期拿到一本新書會發現大部分內容都是已知的,只需要了解少量新內容就可以了,讀完一本書所花費時間當然也就越來越短。
2.第一遍閱讀一本書,不要超過30分鐘。
大部分研究閱讀的書都有一個共識:讀得快反而有助于提升記憶力和理解力??梢圆扇√x、略讀、掃讀、尋讀、瀏覽等方式,別逗留別倒退,把握一本書的主旨、框架和重點,判斷值不值得復讀、精讀、深讀,這個時間不能太長,否則很難保持專注。
3.有意識的訓練眼睛。
盡力克服腦海里的默讀聲,提高閱讀速度。有必要了解一下速讀術中視線運動的軌跡,然后在閱讀時嘗試運用,最好使用紙制書練習,逐步將“視覺接收——腦海默讀——大腦處理”簡化為“視覺接收——大腦處理”。
4.閱讀后輸出才是效率的關鍵。
輸入和輸出是互惠的,更多的輸出才會讓閱讀獲取的知識歸入自己的體系。輸出方法有很多,可以是讀書筆記、摘記卡片,可以是致用便簽,可以是讀后感、書評,還可以向其他人口頭講述出來。
三、書籍推薦
1.《如何閱讀一本書》(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可以作為綱要的書,讀懂它就能明白大部分閱讀的道理了,不能錯過。
2.《快速閱讀》(東尼·博贊)。不必深讀它,對速讀者的視線運動軌跡有大概的了解就可以。
3.下面這幾本書選其一閱讀,用于輸出:
摘記卡片——《快速閱讀術》(印南敦史)、《洋蔥閱讀法》(彭小六)、《超級快速閱讀》(克里斯蒂安·格呂寧)。
致用便簽——《這樣讀書就夠了》(趙周)。
書評和讀后感——《從零開始學寫作》(弘丹)。
不必像我一樣讀完19本,只要這3本書,你就能開啟高效閱讀之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