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務》是混沌商學院的第二大模塊-財務管理模塊。
這部分邀請到的是單喆慜老師,介紹如下: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副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國注冊會計師,特許金融分析師,上海第十二屆政協委員。曾仁審完正確高價投資經理,投行內核家,在收購兼并,財務分析,公司估值等領域有僅20年研究和實戰經驗。
看經歷是大牛,百度搜索了下據說是國家會計學院最受歡迎教授之一。而在整個課程中,是在混沌大學在線課程中第一個老師沒有使用現場PPT,而是在三大塊白板上跟隨講課思路,現場描繪框架,填補內容。由此可見對于講授內容早已爛熟于心,功力應該是頗為深厚的。帶著期待的心開始,后來也證實的確收獲頗豐:)
前言:《新財務》新在哪里?
一提到財務管理,馬上聯想到的便是企業三大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和各種會計記賬準則。本次課程新穎的地方在于,內核還是同樣的內容,但卻從兩個不太一樣的維度來檢視財務數據。一個是從企業發展的階段,不同階段對于財務指標考核的標準不同;另一個是從不同利益相關者視角,包括股東,管理者,客戶,不同人關注的表現也不同。對什么人,講什么內容,秀什么數據,也是很重要的。
針對以上兩個維度,第一期課程的收獲主要如下。
得到一:明確企業發展的4個階段和不同階段目標
混沌大學更多針對的是創業者,為適應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的特色,單老師將新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發展分為了四個階段:產品階段、運營規模擴張階段,持續經營階段,以及資本擴展階段。
每個階段可以從四個維度來進行分析:
階段發展特征:產品->形成規模->形成利潤->規模擴張
階段估值重點:產品價值->運營價值->財務價值->資本規模價值
財務數據關注點:用戶指標->運營指標->營收指標->財務數據下沉指標
融資屬性:天使->A/B輪->無需依賴投資->資本融資
通過這個模型,可以對目前市場上眾多互聯網創業品牌的發展進程有個大概了解。譬如最近頗為紅火的luckin咖啡,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應該是處于從階段一向階段二過渡的階段。通過引爆互聯網社交鏈條效應和大力度優惠積累了基礎用戶群體,可以說產品和用戶客戶已經基本定型。
但在第二階段中,通過完善的運營,通過營銷和運營的投入,持續擴大客戶規模,形成良性循化這個任務,還是頗為間距的。看到新聞說luckin不安于純線上模式,還擴展了商圈線下門店,從運營角度來看必會增加成本,目前的定價與客戶量級增長是否可以支持長期的高投入,還是一項持久的戰役。
這部分,單老師也介紹了“梅特卡夫模型”,用于研究企業的運營價值。
從這個模型可以看出,企業獲得規模價值是需要付出成本R(營銷費用),并且運營價值是和R平方成反比的,這意味著營銷費用付出之后,要找到足夠多的客戶,才能個企業帶來足夠大的貢獻。
如果獲客成本很低,那擴大規模沒有問題;但如果獲客成本很高,那則必須同步提升客戶貢獻值(向客戶收取更高的費用,提升K值)才能補抵。從這個規律可以看到為什么那么多互聯網企業燒完錢就死掉,是因為R投入過高,但K值卻無法得到相應的增長。
得到二:不同視角下的企業運營意味這什么
了解了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但對于不同的利益相關這,企業本身也有不同的定義。
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我們能夠在不同場合下,運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同一件事務。其中,產品價值和資產價值是相對比較好理解的,但對于管理者來說,企業是細節意味著什么?
管理在于細節,是管理學大師彼得格魯克的名言。這意味著對于管理者來說,不能僅僅通過財報中的指標來評估和優化管理過程,而要根據不同的部門和流程制定相應的評估指標。單老師在這里沒有做更多的細化,但個人理解,其意義與其說是提供具體工具,不如說是先要轉換思維。
得到三:提升效率需要創新+數據反饋
對于大部分創業者來說,提升管理效率是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在實踐操作中是需要創新的,并且要巧妙借助數據反饋的力量。
在現場單老師舉了2個例子,一個是關于企業內部出納效率優化的,如何僅僅通過一個人來完成800個人的報銷業務。一般企業的報銷流程都是固定的,但案例中的出納人員針對固有流程設計了一個新的實踐方式,第一增加了報銷每個程序主管批復動作和標準說明,降低每個步驟的出錯率。第二基于每個動作是否正確完成,制定打分系統。如果第一次就滿分通過,可以享受先報銷后審核的特權;如果第一次完成度不高,則會增加之后批復處理的時間。通過這個流程的創新,不僅提升了每部操作的質量,還鼓勵了提交者的積極主動性,形成良性循環。
另一個是老師自己在兼任一個公司財務總監時,關于優化團隊工作效率的實踐。通過工作管理系統平臺,定性化的評估每個員工的工作時間和工作表現,設定量化指標。這里的核心在于真正通過“數據”來評估,并且縮減不高效的員工,用老師自己的話來說,什么是效率提升 - 用1.5倍的工作找1個人,干2個人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