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是個講究的人家,傳到這一輩,算不上富貴,小康還是有的,只是人丁不盛,老丁己是單傳,更無子嗣,抱養(yǎng)一'女一子,女兒生得清秀安嫻,克己守禮。老丁奉守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xùn),只教女兒杯盤漿洗,女紅深修。女兒聽話,大字不識一個。兒子資質(zhì)平平,誠樸謹(jǐn)實(shí),也是正經(jīng)過日子的后生。
姐弟也多少從別人的口風(fēng)中,知道一絲自己的身世,父母諱言,姐弟也諱言,只察父母言行做事,不多言,不逾矩,父慈子孝,姐弟情深。一家人平和厚沉,鄰里和睦,口碑甚好。
丁姑娘年近二八,左近街坊凡知道都挑指夸贊。東門口的韓家是城東數(shù)得著的人家,富足寬仁,多少有女兒的人家都欲攀結(jié)。韓家老者和丁家老者都仁厚,平日相交甚得,韓家表達(dá)了欲結(jié)親家之愿,丁家沒個不允,一拍即合,且是換親,丁姑娘配與韓家二公子,韓家小姐配與丁家兒子。說與孩子們,孩子都是有禮教的家庭,對父母一向唯命是從。況且,少男女們平日里也曾見過,也有耳聞,心下也都愿意。
婚約已定,街里相傳,都說天作之合,真是金玉良緣。
擇日完婚,安寧度日。這丁姑娘之婿韓二公子在外做翻譯,間常回來,丁在家侍候公婆,深得公婆倚重,只一樣不如意,寒暑交替,終未有孕,她便越發(fā)謹(jǐn)言慎行。公子也不生怨嗔。世上的事偏有巧合。丁姑與韓姑,這邊是小姑,那邊是弟媳,里外都親,兩人也很處得來,彼此親愛,知心知意,如親姐妹一般,偏小姑也不生養(yǎng),真是同命相憐。
命途多舛,二公子忽生不適,延醫(yī)請卜,竟不見效,不多久,竟少亡了。這丁姑膝下無子,年輕輕竟成寡婦。無事不大出門,韓家公婆憐其也常囑她出去玩玩,她便與左近交好的閨蜜小坐一刻,也是少言己事,別人也不敢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