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曬運動排名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種流行。我不太喜歡跟風,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大家熱烈地PK,沒想過要加入其中。
最近發現微信運動可以通過捐贈步數的方式來做公益,只要每天的運動量在10000步以上,就可以兌換成公益基金。于是,我才有了加入微信運動的念頭。走個路,散個步,還能順便做個公益,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在這之前,在朋友“動起來”的督促下,我每天下班后,只要客觀條件允許,都會去慢跑或者散步40分鐘左右。晚上跑步的人不在少數,就像跳廣場舞是大媽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樣,這項看似枯燥乏味的運動,成了當下很多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上海跑步的氛圍非常濃厚,這點從每年一票難求的上海馬拉松報名就可見一斑。今年是上馬20周年,感覺不參與這一年一度的盛事,就不算在上海生活過,有點類似于“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意思,于是我也第一次報名參加上馬10公里跑(不知道能不能被抽中)。
我身邊也有好些每天堅持跑步的朋友、同事,每個人的驅動力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減肥,有的是當作一種打發無聊時間的消遣,還有一個朋友是真的熱愛跑步。
他幾乎每天早上6點起床出門跑10公里左右,每次都能欣賞到旭日東升,感受陽光灑在身上的溫暖。他已參加過好幾個全程馬拉松比賽,還嘗試過越野跑,在拉薩、呼倫貝爾草原等地方也都留下過跑步的足跡,他的終極目標是UTMB(環勃朗峰耐力賽)。他對于跑步的理解已不僅僅在運動本身,跑步對他的影響可謂已深入骨髓。
對于我而言,跑步帶給我的樂趣是能夠在人群中感受到生活的熱情。
操場上經常能看見兩撥跳操的大媽們,有時候這邊放著《玫瑰玫瑰我愛你》,大媽們踩著音樂的節奏歡快地擺動著身體;跑了半圈以后,發現另一邊在放著理查德·克萊德曼鋼琴曲,大媽們優雅地伸展著手臂,別有一番韻味。
操場中間,小孩子在爸爸的帶領下玩著足球,爸爸發號施令,一個當守門員,一個把球往門框里踢,十分有趣溫馨的畫面。有時候一不小心跑著跑著就看到一個球沖你腳邊飛過來,無意中你也成了這項運動的參與者。
跑步的人群當中,最喜歡看到媽媽帶著孩子跑,偶爾聽到他們的對話,小孩子天真率性,媽媽耐心呵護,十分美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小時候,充滿了童趣。
……
這些愉悅的情緒是跑步帶給我的附加值,也是讓我堅持跑步的重要動力。感恩可以健康快樂奔跑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