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魚膾[kuai],夫婦常作;又不能獨食,召鄰母共食。舍側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取以供。
譯文: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詩證:舍側甘泉出,一朝雙鯉魚。子能事其母,婦更孝于姑。涌情夫婦事于母,泉替江水澄妻苦。躍鯉泉從舍側出,鯉躍姜門慈孝屋。
讀孝道故事,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感悟人性。寫之前,這時說明一下,姑:古時稱丈夫的母親。告知大家,讀之有得。正如每次讀孝道故事,人人皆有所得,人人皆有所感一樣。我在這里只是把自己的體會理解,個人的想法寫成大家看的文字罷了。無他,讀書不感,何以為讀呢?
姜詩的涌泉躍鯉孝道故事,今天讀來,有人不可信,而我卻持相反意見。這個故事應該是真實的。涌泉躍鯉,發生在四川,是很有可能的。長江流域過四川,曲曲折折,山里溶洞,大大小小,各有特點。同時四川處于雨水季節,地下水變化多端,不同的地下水系相互影響。由此造成涌泉的事,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出現鯉魚,這在四川更是非常普通的鯉種。但每天出兩條,這個事,咱們就當成故事聽聽吧。
姜詩的涌泉躍鯉孝道故事,重點說明是龐氏,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大家都比較清楚。說明一個家庭的孝道,需要夫妻雙方的共同努力。成年人都知道一個道理,特別是成年男人,對于家庭中夫妻關系,婆媳關系,母子關系,這是比較難處理的。在母親看來,兒媳婦是外來人,我從原來的兒媳婦熬成了婆婆,我得管著兒媳婦。在兒媳婦看來,我是嫁給男人的,不是專門侍候公公婆婆的,我把我的男人管住,把男人侍候好了就行了。同時,婆婆看不得兒媳婦管理男人,因為男人是她的兒子。所以一看,婆媳關系,天生的敵人。
由上看來,婆媳關系的不融合,不友好,不和睦,這是家庭關系造成的,更是家庭的地位不同,家庭工作分工不同造成的。男人在家里,更是處于進退為難的角色。不孝道母親的話,這是最大的過錯,家里鄉里村里都會指責男人的不是,所以孝道是男人的本性。做為兒媳婦的,就是容易了。所以,本則故事的龐氏,是故事的重點,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特別是在家庭的關系處理上。
龐氏忠于姜詩,這是正常的,但她能夠像姜詩一樣孝道他的婆婆,這就是龐氏的純樸真性之處。其實也比較好理解,龐氏把婆婆當作自己的母親,這個問題就好理解了。同時,婆婆把兒媳婦當作自己的女兒,這樣,家庭關系就比較好處了。
我們今天很多的小家庭,大家庭等,很多都是由于婆婆與兒媳婦的關系緊張造成的。這主要原因是我們每個人不愿意把自己,把對象,把家庭成員,不愿意換位思考,很多處于自己的角度來處理。這事就是我說了算!凡是有這種想法的人,任何人,家庭中任何成員,如果有這種想法,這個家庭不和諧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小家庭,大家庭,都應該是先商量,后集中,最后有人來定奪。
家庭的民主集中制,應該是比較好的辦法。但是,很多不愿意執行這種民主制度,因為年紀是父母的權利,父母管孩子,孩子孝道父母,這些是社會常規,更我們的家庭的基本觀念。社會在發展,觀念意識應該有所變化,正確處理婆媳關系,是我們今天的人一門學問。
姜詩的涌泉躍鯉孝道故事,說明家庭和諧,相互理解,山水能記,物物是憶。故事要動人,必須有鬼神。前面說了,故事發生在四川,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故事感動了山川河流,家邊出泉,每日涌出兩條鯉魚,這就是故事的深意。說明一個人孝道,是山河日月知曉的,我們的心里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山山水水是明事理的。人在做事,天地如前,問心無愧,夜間熟睡。
每個人的孝道,這是一個人本性。需要我們時時刻刻自省自醒自警。在我們的家庭成員中,對父母,對岳父母,對老婆,對老公,對孩子,我們都盡心盡力了嗎?我們能問心坦然嗎?估計大家說,我對孩子是絕對真心的!這個回答說明了你對家庭處理得有些偏頗。如果一個人只對一兩人是本性真心的,那么其它就能感覺到你的偏頗。所以,我們得用自己真心真性來對待家庭每一個人。
當然,有些家庭成員的性格是不穩定的,需要別人大量的關注,喜歡站在家庭的中間,讓大家來觀看TA,有的孩子喜歡全家人都圍著TA轉,有的老人喜歡在家里事事做主,無論大小,由TA說了算,等等。凡是,一個家庭中,無論大小家庭,一個人的站位過于突出,或是越位了,這個家庭的矛盾就開始了。所以,我們自己站好位,最好家庭成員都站好位,C位的突出,最好由當事人直接表現。而不是家庭的其它成員。當然,家家自有自己的經,怎么念,全依靠自己吧。
姜詩的涌泉躍鯉孝道故事,最后說明一下,以孝道為真性真情,家庭沒有不融合的,山川河流沒有不感動的。涌泉于心,躍鯉至理,可能是故事的另一層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