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溫《雙面膠》,比起以前,多了很多不一樣的感悟。畢竟之前電視劇熱播的時候,我還在念書,而現在,我已經結婚有了孩子。可能是身份的轉變,又或者說置身在同樣的場景中,更有了代入感。所以也就多了不同的感受,也意識到婆媳關系,想要處理好,老公的重要性還是超過了你自己。圖|網絡
我和我老公結婚已經6年了,有個4歲的兒子。當初相親結婚,雖說彼此之間不是一見鐘情,但在相處中,也生出了感情,結婚還真的是因為愛情。我倆戀愛中,感情不錯,相處也不錯,兩家看上去也算是門當戶對,所以戀愛不到一年就談婚論嫁了。其實我爸媽一開始有點不同意,不是因為我老公,而是我未來婆婆。
我準婆婆這個人,比較喜歡“攀比”,就屬于別人有的,她也想擁有。幸好她也沒和條件很優越人家去比,我倒是覺得還好,不過婚后,我其實有點理解父母的不同意了。能接受不代表日子能過舒服,婆婆因為這個心態,時不時給我們婚姻生活添堵。因為不是我倆感情問題,所以不管再怎么糾結,最后還是結婚了。
我們有單獨婚房,沒和婆婆同個屋檐下,其實一開始生活也挺不錯。但很快,婆婆這種攀比就給我帶來影響了,尤其是對兒媳婦的比較,在我和她兒子結婚后。變成了她日常生活調劑品了,這些年,磕磕碰碰,因為這種比較,我和老公沒少鬧別扭,我對婆婆也親近不起來。
這次是為啥我和老公又開始鬧別扭呢,是因為上周婆婆和公公結婚紀念日,婆婆有模有樣在家里請吃飯,邀請了好些親戚朋友。我這個兒媳婦,自然和她兒子一起,帶著孩子和禮物過去了。這要是不過去,等著我的,可就是不孝順這個指責。每當這個時候,我老公總會幫著自己媽媽,從來不會去管,即使心里清楚是自己母親不對,他還是會指責我。
所以姑娘們,不管婚前你男朋友如何對你賭咒發誓,說一定會幫理不幫親,甚至會一直站在你這邊。你千萬千萬不要完全依賴這句話,也不是說就一定不是真心,而是時間久了,大多數男人最后到底是覺得母親委屈了。心里還是要有個數,千萬不能想著,反正有老公說了會一直站在我這邊,婆媳矛盾不用怕。這樣的心態,結婚后,可能就要哭了。
我老公大致上還算靠譜,雖然他幫著自己母親說我,指責我。但他心里有數,所以一旦離開了這個環境,只要婆婆不在,他就不會繼續抓著這件事不放,就當沒發生過。這要是碰上不依不饒的男人,那即使婆婆不在煽風點火,夫妻倆還是會吵架的。好了,說回這次婆婆請客,我們買了禮物,也包了禮金,我覺得也挺體面了。
結果沒幾天,老公忽然和我說,說婆婆給他打電話了,說自己羨慕張阿姨。說張阿姨家兒媳婦孝順,會來事,給婆婆生日禮物是金項鏈,年年都是首飾,真是懂事。我當時有點沉默,緩了一會后問老公,咱媽是什么意思?是說我不懂事,不孝順,不會來事嗎?老公笑瞇瞇地看著我說:是不是這意思,你自己想。但我這是在點撥你,你就懂點事,下周咱媽生日,你買條金項鏈不就好了,她帶出去,說話也硬氣。
我氣笑了,說了半天,原來為了不被張阿姨比下去啊。我生氣,其實不是因為金項鏈,畢竟每年生日禮物都沒少花錢,我生氣是婆婆潛臺詞說我不夠孝順,不夠懂事。我和老公說:這人要有良心,你捫心自問,我對婆婆不好嗎?是少她生活費了?還是她頭痛腦熱,我沒送她去醫院,還是沒伺候照顧她?時不時還買衣服,水果零食,噓寒問暖。還要怎么樣才算會來事?
老公不樂意了,說我怎么斤斤計較,然后吵了起來。我說婆婆這不是存心埋汰人嗎,說張阿姨兒媳婦好,她怎么不提張阿姨對兒媳婦有多好呢?反觀你媽媽,結婚這些年來,一分錢沒給孫子花過,也從來沒給我們小家庭的事情搭把手,更別提對我有什么幫襯了。在這種前提下,我能做到對她這么好,已經很不錯了。她還有什么資格說我不懂事?
本來就我們之間吵架,倒也沒事,結果他還給婆婆打電話了。和婆婆說,因為她要金項鏈這事和媳婦吵起來。這話一說,婆婆不高興,連發了十幾條語音罵我,也是無語了。我真的想到了離婚,然后也就和爸媽提了,后來之所以沒離婚。是因為我爸爸找我老公溝通了,后來和我道歉了,還去買了金項鏈,生日的時候說是自己送的。
媽媽養育了自己不容易,趁著生日,兒子表示一下。但婆婆是想要我給她買,所以還是不高興,直接就和我說:兒媳婦,別人家兒媳都知道給婆婆買金項鏈,你咋不懂事呀。我笑了下說:別人家婆婆對兒子兒媳婦小家庭,出錢出力,掏心掏肺,也沒見你幫襯我啊。婆婆一時語塞,眼神示意兒子幫忙。
結果這次我老公沒有幫婆婆,而是和婆婆說了,媽媽要是喜歡金項鏈,那兒子來買,因為有生養之恩。但兒媳婦沒有這個義務,而且現在這個兒媳婦已經很好了。見兒子這么說,婆婆也沒辦法了,這事也就這么過去了。從這以后,老公不再和之前一樣,而是就事論事,幫理不幫親。婆婆對我態度也好了很多,不再覺得自己不用付出,兒媳婦就必須對自己好。
我問老公怎么忽然變了一個人,然后我才知道,是我爸爸讓他嘗試改變。說婆媳矛盾中,要是沒有一個潤滑劑,那最后肯定雞飛狗跳。其實很多婆婆對兒媳婦的態度,完全是取決于兒子對老婆的態度。只要你擺出自己老婆不能莫名其妙被人欺負,自己很重視自己老婆,那婆婆基本就不會對兒媳婦太離譜。畢竟兒子的面子不能不給,也不能讓兒子傷心呀。
就如同《雙面膠》里面婆媳關系一樣,如果不是李亞平一次又一次讓胡麗娟妥協,在自己媽媽面前貶低老婆,顯擺自己,婆婆是不會這么對待兒媳婦的。如果李亞平早早就表示這個家,胡麗娟是女主人,沒有她就沒有這個家,他媽媽也不會從心底瞧不上兒媳婦。婆媳關系反而會融洽很多,后面的悲劇也不會發生了。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