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兒子10歲之前,我一直懷疑他上輩子是和尚。原因是他從小不吃肉,不吃魚,不吃蝦,甚至不吃雞蛋,不吃……他不吃的種類很多,大多圍繞在葷腥周圍。還有,就是不吃水果,不吃青菜。吃飯的時候,光吃饅頭不吃菜,你用各種口氣提醒他夾菜,他白你一眼,好像你分配給他的是一項既艱巨又令人不愉快的差事,勉強夾個一星半點的菜放嘴里,純粹是給你面子,迫于你的壓力,照顧你的情緒。
吃饅頭不吃菜,只吃饅頭;吃米飯不夾菜,只干吃米飯;喝面條不吃菜,只喝面條。這是兒子日常吃飯習慣。說實話,我不想與兒子有代溝,我以我最大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適應下一代,最后我還是失敗了。我真的難以理解,這種吃飯方式有味道嗎?守著一桌子美味,你只吃饅頭,只吃米飯,只吃面條……這就好比俗話說的,“打了春的蘿卜立了秋的瓜,死了媳婦過丈人家”,都是極其沒有味道的事。
每次回老家過年,除夕那天的年夜飯俺娘會炒一大桌子菜。在我眼里每一道都是最美妙的滋味,都是娘的代表作,都是自小讓我們垂涎三尺的期盼。我們非常隆重地坐在飯桌旁邊,慢慢享受這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的晚餐。可是,每當此時,兒子對一桌子美味佳肴看都不看,理都不理。10歲之前,他幾乎沒有正兒八經地坐到餐桌旁吃過一頓年夜飯,在爺爺奶奶的各種哄誘邀請和叔叔嬸嬸的恐嚇拉攏下,他煞著眉黑著臉過去象征性地吃一口,完全是照顧大人的情緒,是走過場,是應付,是例行公事,然后馬上閃人,不見了。
我覺得他是天生對吃飯不感興趣。
是餓得太輕嗎?
我覺得一個男人,應該剽悍,應該狼吞虎咽,應該風卷殘云,應該立于天地之間,應該承擔,應該有囊括四海,包吞宇宙之志,應該……所有這些,吃飯是基礎。飯都不吃了,長得跟個豆芽菜似的,這算哪門子男人?
想我年輕的時候,對食物有著無比的熱愛與天生的本能的好感。小時候家里窮,平時一個月才能買一次肉。每次娘都把肉炒了,盛在一只碗里放起來,細水長流地每次炒菜放上幾塊小肉丁。那幾塊小肉丁,就是我們的期盼,我們的夢!那種吃在嘴里,慢慢品味的美妙,一輩子都忘不了。因為偶爾能吃上一塊肉,覺得活著真好!那時對肉執著的熱愛,讓我練就了好幾樣本事。娘不論炒什么青菜,那幾塊肉不論在菜里隱藏的有多深,我拿起筷子來,總能第一筷子就把肉從菜的深處揪出來。由此家里人譏笑我封外號“筷子手”。后來,我不滿足于只在飯桌上和哥哥弟弟爭那幾塊肉丁,我開始瞄向娘藏起來準備細水長流的肉,我動用了全部的智力和體力與娘展開了偷肉吃與防偷肉的斗爭。一開始娘把盛肉的碗放在籃子里,高高地掛在屋梁上,我趁家里沒人的時候,椅子上摞凳子,凳子上擱小板凳,踩在小板凳上把一只賊手伸向懸在屋梁上的籃子里;娘再把肉放到麥缸里,麥缸上面摞上高高的重達幾十斤的煎餅,我以狗鼻子一般靈敏的嗅覺很快偵察到了新的藏匿地點,趁人不備使出盡全身的力氣用肩膀頂開煎餅,然后把罪惡的手伸向麥缸里的肉碗;后來娘干脆把肉鎖到一張三抽屜的桌子里,這一招真的把我防住了一段時間,我是不敢公然撬鎖的。倘若我敢撬鎖,已經不是偷而是搶,事情的性質會升級,也體現不出智力上的快樂。我希望一切發生在神不知鬼不覺間。在黑暗中發生的事,就應該讓它在黑暗中結束,畢竟“偷”字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倘若讓家里人發現蛛絲馬跡,公然揭發了我陰暗的事實,面子上真的是過不去的。于是我暗地里琢磨了好幾天,認真觀察與研究了三抽屜桌子的結構,還是讓我發現了其中的破綻,我把旁邊那只沒上鎖的抽屜拉出來放地上,將手彎彎曲曲地從兩個抽屜之間的縫隙伸進上了鎖的抽屜,終于摸出一塊夢寐以求的肉。那種快樂,不但滿足了口腹之欲,也享受了運用智力的自豪。為了滿足一個吃字,我動了多少歪腦筋和小聰明啊。其實娘明察秋毫,她是知道我偷肉吃的罪行的,但娘從來不揭發,只是以更加深入的隱藏來加以防備。可是娘若有若無的防備,怎么能抵擋得住兒子強烈的食欲和饞嘴呢?
長大了,不缺吃喝了,物質豐富了,想吃嘛就能吃嘛了,不用再偷和搶了,我在家庭聚餐的時候主動交待和坦白了以往的犯罪事實,家里人哈哈大笑,笑聲里有對過去艱苦的心酸,也有對當下生活的滿足和感激。
進入青春期,我的身體強壯起來,飯量也由此大增。讀高中的時候,如果放開量吃,我記得一頓能吃四大碗水餃;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個暑假去建筑工地打工,一頓午飯能吃一個2斤7兩的鍋餅。那時真能吃啊,可是身體卻不胖,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的體重不到120斤。在建筑工地上,我一個人能干兩個人的活,我挑水從來不用扁擔,像少林寺的和尚一樣,兩只手抓起兩桶水健步如飛。干農活,一天干十幾個小時不覺累;工作以后,每天還能打兩三個小時人的籃球……
有人說我們不能和現在的孩子相提并論,我們小時候經歷過物質匱乏的時代;現在的孩子們從來不會有理由憂愁吃喝。我覺得理也不能這樣講,我們年輕時候巨大的飯量,更應該是生命力頑強和積極向上的表現。我們有強健的身體,也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我們撐折騰,我們敢于向任何阻力和困難叫板。而現在呢?孩子們崇拜的明星,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他們更樂意做中性人。那些所謂的小鮮肉,細皮嫩肉的,乍看像個女孩,再看是個男孩,再深入地看還是像個女孩。這種男不男不女的人,他們是靠細腰,長腿,冷漠的眼神,淡然的表情,和玩世不恭的做派來贏得少男少女的心。我們不唱高調,不談民族,不談國家,不談未來,就單談男人味和女人味,你對他們有信心嗎?他們是什么物種?我真的有點看不懂。我兒子不好好吃飯,是不是他們引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