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于面相,似乎從不缺乏辭藻來描述,無論美丑。譬如說某人一臉尖酸相,誰誰一副奴才相,又有誰大富大貴之相,又是誰誰面善如菩薩??墒?,誰能給出一個確切的描述,尖酸相是怎樣的一個模式的五官組合,奴才相又是怎樣的眉眼。
? ? ? 我向來是不喜歡以貌取人的,或者說,我不會給面貌分類,我不知道,什么樣的面貌該給予惡的定義,什么樣的面貌該給予善的評價。可是,我相信一句古話,相由心生。這也就是有氣質的人會漂亮,這與長相無關,是心映射。
? ? ? ?關于相由心生,是有典故可追尋的。話說唐朝有個人叫裴度,少時貧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禪師。大師看了裴度的臉相后,發現裴度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便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禪師,大師看裴度目光澄澈,面相完全改變,告訴他以后一定可以貴為宰相。依大師之意,裴度前后面相有如此大的差別,是因為其不斷修善、斷惡,耕耘心田,相隨心轉。
? ? ? ? ?深究典故,在佛經中卻也是有據可考。正如《金剛經》所言,諸法萬象本皆空,之所以見相,是因為心中有相。而這個相卻不局限于我們能看見的面相,更多的還有愛恨情仇的妄念,迷于事理的執念,這便是與相由心生相通的“境由心造”,是一個更高深的境界。
? ? ? ?佛家有三十二相之說,而三十二相之果并非全由先天決定,后天的塑造卻也是有極大的決定性。瑜伽之術興起,是人修身養性,由心出發來改變自己的外貌,使自己有好的相貌,可見心乃相之本。
? ? ? ? 有法師說過一段這樣的話:我們的相貌,一個是先天的,一個是后天的。先天的是你投胎來的那一剎那決定的;后天的是你從有知識開始,取決于你的心地,你的心地如果是覺而不迷、慈悲好善,那你的相貌是一天比一天殊勝;“相隨心轉”,四十歲以后的相貌,要自己負責任。
? ?我有幾分不同意法師的話,我認為我們自己能負責的相貌不只是四十歲以后的,二十歲以后,亦或是更早的時間。而怎樣負責,怎樣去塑型,便也只能從其本質開始,也就是養心,修行。
? ? ? 養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而我覺得要學會養心,就要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氣質,養其心性,從而變得美麗。在我的理解里,漂亮和美麗是不等價的,漂亮只是先天有姣好的容貌,而非美麗,有氣質的人才有資格稱得上美麗。只有多讀書,接受藝術與文化的熏陶,才能凈化心靈,讓自己充滿氣韻,優雅而美麗。
? ? ? ?保持一顆純潔的孩童之心,單純無雜念,用明朗的心境去塑造端莊的容顏。靜,是良好心態的一個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態平和如潺潺溪水,這樣面相也會有空明靈透之貌。寬恕、感恩、善良、豁達的胸懷、虛懷若谷的睿智,是面相美麗的秘藥,因為這樣你才不會像戚戚小人一樣流俗。
? ? ? ?奧黛麗·赫本在透露她的美麗秘訣時是這樣說的,要想擁有吸引人的雙唇,請說善意的言語;要想擁有美麗的眼睛,請尋找他人的優點;要想擁有纖細的身材,請與饑餓的人分享你的食物;要想擁有亮麗的秀發,請讓孩童每日觸摸它;要想擁有自信的態度,請學習你不曾學過知識。
? ? ? ?她說,人之所以為人,是必須充滿精力、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長而并非向人抱怨。
? ? ? ?我說,相之所以會美,是必須心的熱情、心的快樂、愛與關懷而非嫉妒、仇恨與諂媚。
? ? ? ? ?老祖宗的智慧從來不會欺騙我們,相有心生,心慈則貌美。
? ? ? ? ? ? ? ? ? ? ? ? ? ? ? ? ? ? ? ? ? ?寫于2013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