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全民自媒體時代,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下面讓我們跟著黃玉峰老師的《語文很重要》一書來學習十節最為基礎的寫作課程。
第一課:學會觀察,善于思考
文中舉了《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柯南道爾在大學時,老師挖坑測試他們觀察力的小故事。
貝爾老師對著講臺上的一杯液體說:讓我們來嘗嘗他的味道。
貝爾老師先用一個手指蘸了一下杯中的液體,然后放進嘴里吮了一口。
爾后,學生們照著老師的樣子,依次走到杯子前嘗杯中的液體。嘗過后,他們全都皺起了眉頭。
貝爾老師笑著問:“你們觀察到什么現象沒有?”學生們聽了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貝爾這時伸出自已右手的兩個手指,對學生們]說:
“剛才我蘸液體的是食指,而放進嘴里的卻是中指,因此我實際上什么也沒有嘗到。”
老師又接著說:“觀察,是科學上成功的前奏,也包括做任何其他事情。今天這堂課就叫你們吃吃觀察不細致的苦頭。”
柯南道爾為自己的疏忽而羞愧,此后時刻銘記貝爾老師的教誨,在平時細致觀察,寫出了一部部精彩的偵探小說,成了一名世界級大作家。
要想寫出有說服力的文字,觀察一定要細致,才能抓住一切細微的地方,才能發現它們的差別。切忌粗枝大葉,浮光掠影。
寫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作者的人生閱歷與思想積淀的競賽。
見多識廣的人寫起文章來自然容易的多,而見多識廣,就要立足于生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開放五官,悉心觀察。
第二課:投入真情,用心靈擁抱生活
只有全身心地參與到生活中,去做生活的熱心人,持久地用心地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真心地愛過、恨過或憂過、喜過,才能寫出富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的佳作來。
第三課:展示體驗,抒寫真我
當我們的筆下能寫出獨特的情感之日,有就是我們文章的成功之日。
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的“唯一”,我們的家庭生活、個人經歷時與眾不同的,因此,我們的想法、體驗和感受都會與眾不同。
只有善于把這種特殊的“唯一”表現出來,這樣的文章才有魅力,才會在讀者心中留下久久的記憶。
曾經我很忌諱在文章中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結果就是,連自己都不想看的文章,也別指望他人能欣賞。
第四課:注重感悟,以小見大
有位叫蒙克夫·基德的美籍印度登山家,在不帶氧氣袋的情況下多次跨過6500米的登山死亡線,并且最終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他的這一壯舉于1993年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的成功原因居然是,在登山中排除一切欲望和雜念。
提高寫作水平,除了素材的積累,更重要的是增強對生活的感受能力。
怎樣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能力,那就是去除私欲、摒棄雜念。
只有去除私欲、摒棄雜念,不讓功利的欲望耗費你的聰明,不讓無謂的虛榮侵蝕你的精力,才有會當凌絕頂的勝利。
寫作不是純粹的技巧,而是生命的自由表達,依賴于對生命的沉思和自我個體的融入。
因此,我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不斷積累、深化生活體驗和感悟,最大限度地實現內化,并以這種體驗和感悟為憑借,去進一步認識社會、認識各種矛盾。使自己的文章來自生活,發諸真情,充滿個性,使寫作與做人同步發展。
第五課:勤寫隨筆,促進心靈成長
隨筆是邁開寫作良好開端的重要一步。
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
在寫隨筆時,著重把記事和體驗感悟結合起來,重在寫體驗、寫感悟、寫發現、寫領悟到的道理。
第六課:解剖自我,學會反省
反省,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的自律行為,是人類的一種典型情緒。
它是從人們心靈深處迸發出來的,閃耀著知錯、認錯的人性美德的光輝,永遠亮麗在我們的精神家園。它能激起讀者強烈的心靈共鳴。
第七課: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美全在于人的感受。只要傾注了情感,縱使一塊石頭,在你的心中卻可能是一位絕代佳人;只要心中有陽光,縱使是無邊的黑暗,你的世界也將是明媚而溫暖。
美要靠美的心靈去發現,用一雙慧眼去尋覓。
第八課:栩栩如生畫個性
成功的作家告訴我們:要把人物寫活,必須選取獨特的內容,寫出他獨特的個性。
第九課:一枝一葉總關情
在我們身邊常常有一些事情,看似簡單,但它是社會的晴雨表,與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關。
很多人都覺得小事不值得寫,表達不出深刻的主題,其實不然,“平凡中見偉大”。
我們遭遇的多是平常小事,而正是這些平常小事,反映著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的人和物。
只要你具有“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理念,把它放到一個大背景中去表現,就會顯示出深刻的主題來。
當我們關心社會、關注民生,這樣我們筆下的文章自然會厚重得多。
第十課:重要的寫作手法
古人說:“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
句中的“道”即文章蘊含的主張、見解、思想,也即我們說的中心思想;“文”即作者運用的表現藝術。
古人的話十分辯證地寫出了表現手法與主題表達的關系。要想使作文水平有一個大的飛躍、質的突破,學習表現藝術將是非常有力的助推器。
以上十節課,是黃玉峰老師在《語文太重要》這本書中教給我們的最基礎的寫作訓練課。
黃玉峰何許人也?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上海寫作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碩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碩士生導師,上海語文學會理事......
其實再好的課程都不能解決該課程所關心的實際問題。
因為所有實際的問題都要靠行動來解決,行動只能在現世中發生,而不是在書本中發生。
所以,還需在平時的寫作中多練習、多實踐,做到知行合一!
End.
我是幸容,感謝您的閱讀,
喜歡就點個贊唄,“?喜歡”,
鼓勵又不花錢,你在看,我就繼續寫~
非簡書用戶,可以點右上角的三個“...”,然后"在Safari中打開”,就可以點贊咯~
往期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