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派個人品牌訓練營分享:
蘇菲(項霜飛)
行動派臺州伙伴圈發起人,閱讀推廣人和古典音樂推廣人,同時玩轉了多重身份:體制內的一份全職和一份兼職工作,業余時間創立讀書會,創辦蘇菲藝文空間,創立多個原創獨立課程,每年還進行大量的學習和分享。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分享:玩轉N重身份的立體時間管理法
謝謝大家,非常榮幸,能在這個平臺上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
在這次行動派個人品牌訓練營中,收獲非常大,每一場分享,幾乎都會有無數的點,觸動到我,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反思和對照自己,挖掘自己。
大家剛剛可能聽到了阿柚老師對我的介紹,在生活中,我是非常不專注的,同時玩轉了多個身份和角色,在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差異化優勢時,一開始,我是對于自己的這份不專注有些小小的內疚和焦慮,但一轉念,其實我這份的不專注和多重身份,恰恰源自我一種獨特的對人事物的感知、鏈接、協調和組織能力。這其實也可以成為現階段我最大的特殊性和優勢點,這也是很多伙伴想了解和借鑒的。
大家如果想了解我過去的一年,做了什么,學了什么,可以看我在簡書中的另一篇文章:《過去一年,我都做了些什么!我的立體時間管理》我簡書的名字是:蘇菲的世界sofia1009
言歸正傳,下面,就和大家來分享,我是如何去玩轉這些身份的?希望能夠給此刻還在為時間和忙碌而焦慮的伙伴們有所啟發!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所感受到和體驗到的世界,是不是相同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正在聆聽課程的你,此刻正在做分享的我,身邊嬉戲的孩子,咱們熱愛的行動派發起人琦琦,我們每個人感知到的世界,是一樣嗎?
對我自己而言,我是從大學期間,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的,特別是這三年,大量的閱讀和學習,慢慢的感受到生命能量層級的不斷提升和變化,和周圍的人事物的互動慢慢由被掌控,到逐步的放松,到漸漸可以隨心而行,再到境隨心轉,生命的每一刻,都處在變化之中。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學習和實踐中,體驗到這份生命的演變,而我們正是透過自己不斷變化的視野和平臺,去感知這個世界,去體驗和周遭人事物的互動,所以,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透過自己的思維地圖,去看這個世界,去經驗這個世界。而這就導致了,我們每個人感受和體驗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而我們想要去體驗的那份經歷,不是單純地去模仿表層的行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了解底層的思維和邏輯。
回到玩轉N重身份的時間管理和精力分配,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部分,就是我對于時間和精力的一些底層邏輯和認知。這才是我能夠延伸出八爪魚般的能力的最最重要的部分。
一、為自己打造一個高頻緯度的正向空間,讓一切隨心而動、境隨心轉的超級心法。
即:高維立體環境打造心法:
1、不要選擇題,做加法;用接納和轉化代替排斥和抱怨
我是李欣頻老師的超級粉絲,欣頻老師對我成長中最大的影響:
生命不需要做太多選擇,在A和B之間抉擇,不如試試是否可以獨創出A+B的美好藍圖。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A+B:
閱讀+分享+體質內工作=競職演講比賽第一名
旅行+分享=蘇菲創意旅行課
音樂+美學+分享=蘇菲創意美學課程
自我學習+兒子的教育+工作室=學習力課程
體制內工作+行動派伙伴圈發起+工作室+學習+家庭+......=立體時間管理法
......
大家也可以試著去把你們現在做的事情,熱愛的、責任所在的,家庭的、事業的,做一個兩兩、三三組合,看看自己能演變出怎樣的美好和獨特?
體制內會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安排:開會,業務培訓,寫報告......事情并不總是按照計劃進行的,對于突入其來的工作,如何接納和轉化?
一沙一世界,世界上的事物基本上都是相互聯系的,既反映出彼此,又有相似性,工作也是這樣,總有一個角度,可以讓我們有所受益,即便是完全不同頻率的人事物,也可以試著當做鍛煉自己覺察力和抽離能力的機會。工作帶給我們的也遠遠不止我們所看到的:多事務切換、與不同頻率能量狀態的人溝通、獨特的文字書寫、多角度思維、工作簡化梳理等等多重能力的考驗和提升。是不是能夠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到來的這一切?當下就是最好的安排,到來的一定是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
游離在復雜的人事關系之外,游離在利益得失之外……當我們專注在自我提升和成長,而不是競爭、利益、評判,我們真的可以節省出大量的時間,用來做對自己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用最高效率完成必須完成的重點工作和學習任務,再在縫隙中插入自我學習、閱讀、休息等安排。
在這里,大家可能會擔心,那我總是在做著責任所在的事情,是不是就沒有時間去做自己熱愛的事,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真的不要擔心,這里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感恩
時刻對于工作能帶來的平臺、資源、收益保持感恩,同時留意生活中點滴的豐盛、自由的狀態,最最總要的是,要不斷朝著你想要達到的生活、工作狀態去感恩,生活總是會有更多意料之外的美好來到(屢試不爽)。
就在昨天,我還在沒有任何抗拒的狀態下,讓一個突如其來的任務,離我而去。原本是一個推脫不掉的任務,卻和我的原則相違背的,內心堅信,一定會有一個我的最佳利益的完美安排,果不其然。
聽從內心,對于到來的每件事情,用心去鏈接和感受,先接納并在事情中找到多個身份的切入點,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們展現各個身份面向的道場,接納轉化永遠比排斥抱怨有效。
2、時間利用率提升的本質:提升能量頻率
欣頻老師這次的2017夢想藍圖課上提到:如果你的時間還不夠用,還處于忙碌的狀態,那是你的生命能量層級還不夠高。
我們往往對于時間有很多的誤解,也在學習和工作中應用很多的時間管理技巧,殊不知,這些技巧,其實只是停留在和我們現在所處的生命狀態同樣的頻率層級上。而我們沒有辦法在相同的頻率層級上去解決同一層面的問題。你無法在這個層面看清事物的全貌,厘清事情的脈絡,所做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都只是管中窺豹。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花了很多功夫,卻只能取得很少的成果。
如何能夠站上更高的點,到達更高的頻率層級呢?
(1)覺察(2)校準(3)抽離 (4)感恩
這里,我想用琦琦在品牌課第七講中分享的主題:如何面對爭議與個人品牌上坡路的心態。
當我們面對周圍人的批評和攻擊的時候,我們如何運用這個課題,來進行頻率調整?
(1)覺察:我們生命中覺察層級有這樣四個:不知不覺,后知后覺,當知當覺,先知先覺。
不知不覺,就是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渾然不覺,完全由自己的內在行為模式、思考模式帶著走,也就是所謂的木馬程式,而我們也在不斷經驗和遭遇相同的問題和境遇。面對評判和攻擊,我們慣常的做法是:忙不迭地解釋、澄清自己,或放低姿態改變自己去迎合別人,也可能采取對罵的方式。
大家可以回觀一下自己,或者看看身邊的人,都采取什么方式應對?這就是覺察。
在評判發生時,做出反應之前,是否能停下來,深呼吸,停止過去的反應模式,看看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2)校準:霍金斯能量層級表,對照自己目前處于哪個能量頻率帶,未來期望達到的頻率狀態。
大家對照一下自己,在面臨評判和攻擊時,慣常的反應,是處在哪個頻率帶上?是紅色頻率帶(驕傲、憤怒175)之下嗎?有沒有可能讓自己做出更高層級的反應。
這里給大家分享另外兩種層級高一些的:
選擇視而不見,埋頭在正途上,直至殺出一條血路,提升、成就自己。
給大家分享一段文字:
當他們還在山底下找各種理由罵我的時候,我已經在山頂了,就清凈了。我看到的是山外有山,根本聽不到山底的人還在議論什么。所以對付那些流言蜚語的最好辦法就是:只管自己往前走。等你走到山頂了,他們還在山底嘴碎個不停,你享受日出日落的美麗景色,他們享受他們的唾沫星子,根本傷害不到你。(節選自:金星-站在山頂,感受那些曾經的惡意)
大家感受一下,這個反應模式是處于哪個頻率?200-250的狀態
(3)抽離:從現在的狀態中抽離出來,從已經達到期望狀態的層面和位置俯瞰現在的問題,去做決定和行動,完全的信任和交托。
再來分享琦琦提升到的高度:
你可以跳出爭議和苦難的境遇,站在更高的緯度上,去看事情的脈絡和發展,把它看成生命中一場必定迎來成長和蛻變的游戲。用“爭議地圖”,去預測未來發展的軌跡。讓自己活在這樣篤定、接納、感恩的頻率狀態中,而在這一刻,所有的不確定,所有的困難和爭議,其實是會調頻轉換的。
這個頻率層級,是不是又比剛才的那種處理方式,高出許多了?
這是一種創世者的視角,真的會為我們的生命創造美好和順遂!
(4)感恩:對當下感恩
只有站在更高的層級,你才能更清晰的看到事情全貌和發展脈絡,提升行動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將時間利用最大化。
當我們能站在這樣的頻率層級上,去看待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用心去鏈接和感受,看到事物的源起和發展的脈絡,信任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們展現各個身份面向的道場,在事情中找到多個身份的切入點,這就帶出了我分享的第三個心法:
3、同時開啟多重身份。
無論我們是否是斜杠青年,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扮演著多重的身份角色,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子女,公司領導或下屬,分享者、學習者,付出者、接受者……
站在高于事情本身的頻率帶,看一件事情,是否能找到多個身份切入點,同步完成多項角色任務,這也決定了事務的重要性:
我在學習photoreading快速閱讀前,也從這個角度,對是否參加課程進行了權衡:閱讀課,能讓我完成閱讀推廣人進化,工作室核心課程開發,提升體制內業務學習能力,幫助兒子提升閱讀速度,自我成長的五重目的!當然,我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做學習。
比如我創立蘇菲美學課程可以達成:給兒子創設一個美學學習環境,完成閱讀推廣人和古典音樂推廣人的使命,為工作室打造核心課程,為家庭創造財富,個人能力探索提升,欣頻老師創意藍圖課落地的六重目的!
所做的每件事情,我們都可以提前規劃一下,是否可以同步實現了多個身份的切換,同步完成不同角色的任務。對于正在進行的事務,也可以從多個身份去著手和切換。
4、多任務組合,借力而為
(1)將多任務組合,變成生活習慣。
坐車坐飛機看書,用音樂營造獨立的閱讀環境,專注而高效。
做家務、燒菜的時候,聽網絡課程,我復訓十幾期的奇跡30課程就是這樣完成的。
上下班、接送兒子路上,聽【得到】知識新聞,喜馬拉雅專欄,聽英語。
洗頭時,看書,淘寶。
等餐、排隊:回復微信、短信,安排群務工作。
(2)借力很重要:
專業人士,專業軟件,會讓我們更好的減負!這里非常推薦六神的《讓未來現在就來》,書中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又有效的專業工具和軟件。
我工作室團隊的伙伴們,也是我最強大的支持!
5、用公眾承諾,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每次外出學習旅行之后,必辦分享會:參加欣頻老師的南美能量之旅,開辦線上線下分享會3場,蘇菲旅行課4期(兒童);參加能量音樂療愈課程后,辦線下能量音樂療愈沙龍3場……
當然,心法之外,也有一些技能,幫我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些,這些技能,我集中在學習技能上,因為只有當我們持續有效的學習,我們工作上所需要大部分技能,都能通過學習提升速率和有效性:
二、立體學習法
(1)學習的本質:提升認知深度,獲取底層規律
是否能夠迅速在接受大量信息時,發現信息的內在邏輯,提煉底層規律,決定了我們學習的有效性。內在邏輯和底層規律,也幫助形成內在知識框架體系,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外部信息,將信息歸納整合。
我們進入一個領域之前,先去找到這個領域的底層規則,也即道法術中的道,把握了道,能夠讓我們的行動更有效。
(2)用快速閱讀和思維導圖徹底顛覆傳統學習法
2017年2月,學習了photoreading速讀課程,不僅僅是收獲到閱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全觀視角”,“以自我為核心,替代被動接受”這些底層原則。讓我這個資深閱讀者和推廣者汗顏,原來書是這樣讀的。過去30多年,一直是沒有技巧和方法的閱讀。之后用了30天,讀了過去半年的書籍量,也熟悉了思維導圖,寫了十幾篇書評。算了一算,效率提升了起碼6倍!
不只是閱讀,工作、學習、寫作、親子關系、兩性關系,一定是行而有道的,掌握底層規律,順勢而為,而不是見招拆招,才能真正地去把握這些領域的脈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語(2分鐘)
我們生命目前的問題最大的根源是:我還不夠好,未來的我會更好。當我們不能接納當下的自己,不能接納此刻生命的安排,就永遠沒有辦法去達到未來更好的狀態。因為不接納的能量頻率,會吸引更多讓我們不接納的人事物。
時刻告訴自己,現在的我,已經完美了!全然的接納此時此地的自己。未來的我,可以更完美,感恩讓我看到了未來更美好的生命狀態!
以內養外,內外兼修,不苛責自己。
良好的心態、情緒,永遠是玩轉多重身份的第一要務,這需要我們更清晰的認識自己,認清生命的本質和意義。我的閱讀學習中,總是有一半以上的身心靈成長主題的書籍和課程,這些學習,讓我的生命脈絡更清晰,對自己更有覺知,內在也更有力量。
每一刻,接納當下的自己,永遠不要過分的苛責自己,盡力就好,盡人事,致完美,空成敗!接納發生在生命中的種種,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命必會回報給你豐盛、美好和奇跡!
走到今天,回望這些年以來的收獲和成長,滿滿的感動!非常感謝家人和伙伴們對我的支持、寬容和愛!再次感謝行動派給我們創造的平臺,未來很美,一起向前!
《這幾招,讓你成為財富的吸鐵石》http://www.lxweimin.com/p/60ede1b46aea